【摘 要】
:
以竹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改性剂,制备出改性竹粉吸附剂;并较系统的研究改性竹粉吸附对碱性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竹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亚甲基蓝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7.0、振荡时间70 min;40 mL浓度10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中加0.2 g改性竹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可达98.8%;而未改性竹粉的吸附率仅为79.5%。吸附后的竹粉可用1 mol/LNa
【机 构】
:
浙江农林大学理学院, 浙江 临安 311300
【出 处】
:
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四届四次全委会暨第六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竹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改性剂,制备出改性竹粉吸附剂;并较系统的研究改性竹粉吸附对碱性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竹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亚甲基蓝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7.0、振荡时间70 min;40 mL浓度10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中加0.2 g改性竹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可达98.8%;而未改性竹粉的吸附率仅为79.5%。吸附后的竹粉可用1 mol/LNaOH溶液再生;重复使用三次仍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其他文献
以倭竹、翠竹、铺地竹、隈笹、黄条金刚竹、阔叶箬竹等6种地被竹种的叶子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福林试剂还原比色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和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测定其总酚、总黄酮和三萜的含量,并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定量分析8个竹叶特征成分(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和对香豆酸、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的含量。同时,采用DPPH法和FRAP法调查不同竹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和还原能力。结果表明:6
作为融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园林,农业观光园对其景观要素的景观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观、触、闻、听等多种感官的景观形态.本文从游人的景观感受的出发,结合农业观光园的内在要求,探讨了农业观光园中竹子的景观形态.
竹子公园指以竹文化为主题,以竹子造景为主要特色的园林公园.井冈山是中国著名的革命摇篮和5A级国家级风景旅游区,文化底蕴深厚,风光秀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生长季节长,竹类物种丰富.根据井冈山的立地、自然条件,开发以竹文化为主题的竹子公园,前景广阔,对凸现井冈山旅游特色、优化调整井冈山旅游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井冈山百竹园自2000 年开始营建,目前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取得了可喜成效.本文介绍了百
为了解城市景观绿化红竹林立竹秆形年际变化规律,对高密度全梢竹一次成景栽植,不实施人工干扰,2005年11月营造的红竹林2007-2009年出笋成竹的立竹胸径、枝下高、全高、胸高壁厚和平均节间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随着造林年限的延长,立竹胸径逐年显著增大,而相邻年际间立竹胸径增幅趋于降低;立竹枝下高、全高与立竹胸径呈线性增长关系。立竹相对枝下高、相对全高总体上随造林年限的延长而降低,但不同年度立竹
Purpose phyllostachys praecox is one of the bamboo species us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fine edible bamboo shoots and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Souhern China.To maintain or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b
采用对比试验设计法,开展毛竹注射BNP溶液技术推广试验示范三年,营建省级示范林两块,面积71hm2.采用固定样地调查方法,在2008-2009年春笋出土成竹期,调查出笋数、新竹数和新竹平均胸径。靖安县应用BNP毛竹增产剂后,在毛竹林小年显效率达46.2%,在毛竹林大年显效率达73.3%。具有促进毛竹笋芽分化、增加毛竹林产量之功效。太平洲毛竹丰产示范林出笋数、新竹数、新竹平均胸径依次比对照依次增长6
竹林经营对山区竹农增收意义重大,而技术进步对提高竹林经营效益举足轻重。本文以浙江省遂昌县、安吉县和绍兴县三个竹子科技园区为案例,基于180户农户调查,评价竹林经营技术进步的社会经济贡献。通过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及净现值和竹子科技园区建立前后农户竹林经营收益等指标的比较分析,从竹林自身和农户两个层面评价其经济效益。运用基尼系数指标,通过竹子科技园区建立前后农户家庭竹林收入以及不同区域类型的比较分析
本文阐述了三明市竹材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笔者认为:应加强竹材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提升竹产业的加工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水平以提高竹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推进产学研的通力合作,建立集约经营的竹材加工工业原料林基地.
目前大熊猫保护存在岛屿化、孤岛化、种群生存力低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指出,保护大熊猫的根本在于保护其栖息地,还应保证大熊猫有效群体间的繁殖交流,同时减小基础建设和资源开发对大熊猫的威胁,进行生态恢复等,以实现大熊猫的长期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