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砂岩型铜矿床规模巨大,一般储量能达数百万吨,是全球第二重要的铜矿类型.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系统地对萨热克矿区的矿石的组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依据对萨热克铜矿床的野外地质观察、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组合、结构构造、交叉关系等,可将该矿床的成矿期划分为原始沉积期、改造成矿期及表生富集期,原始的沉积期标志组构有自形一半自形粒状结构的黄铁矿、草莓状构造的黄铁矿、浸染状构造的辉铜矿,这些结构都显示了沉积矿石
【机 构】
: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砂岩型铜矿床规模巨大,一般储量能达数百万吨,是全球第二重要的铜矿类型.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系统地对萨热克矿区的矿石的组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依据对萨热克铜矿床的野外地质观察、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组合、结构构造、交叉关系等,可将该矿床的成矿期划分为原始沉积期、改造成矿期及表生富集期,原始的沉积期标志组构有自形一半自形粒状结构的黄铁矿、草莓状构造的黄铁矿、浸染状构造的辉铜矿,这些结构都显示了沉积矿石的特征;改造成矿期的标志组构有残余交代结构的赤铁矿(具自形黄铁矿假象)、碎裂状结构的黄铁矿、细脉状构造的黄铁矿、沿裂隙分布的脉状辉铜矿,这些构造都说明了后期盆地卤水对矿床的改造作用,特别是对成矿物质的富集叠加起到了重要作用;表生富集期的标志组构有薄膜状构造的黄铜矿、浸染状构造的孔雀石。综合野外地质观察、岩矿石的宏观及镜下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与盆地卤水有密切关联的砂砾岩型铜矿床。
其他文献
夏甸金矿位于招远-莱州成矿带的南部,是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本文通过对该区相关的地质事件年代学的研究以及对主成矿脉中热液独居石的年代学研究,重新厘定了该区的金矿化年龄,并揭示了该区的地质活动事件与金矿化的关系.笔者认为太古代胶东群、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均不是成矿流体的直接来源。来源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辉钼矿化作为金矿化的前奏,可能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来源或者流体来源。大规模分布的脉岩则可能阻挡
本文利用热液运移数值模拟研究化学组分从裂隙向邻近围岩扩散过程,为解释石英脉型钨矿床蚀变特征提供新思路。为石英脉型钨矿床蚀变宽度分带形成机制提供如下启示:温度和孔隙度的垂直分布是影响蚀变宽度分带的重要变量。高温和高孔隙度促进硅从裂隙带向邻近围岩扩散,从而形成较宽的蚀变;在围岩孔隙度均一分布的情况下,由于深部温度高于浅部,深部围岩蚀变会比浅部宽。这与石英脉型钨矿床的蚀变特征相反;围岩孔隙度随深度递减会
埠上金矿处于在华北陆块(Ⅰ级)鲁东隆起(Ⅱ级)胶北隆起区(Ⅲ级)胶北凸起(Ⅴ级)构造单元内的玲珑金矿田西南方向的金岭金矿田的中北部.本次主要通过对该区煌斑岩中锆石的SHRIMP U-Th-Pb及氧同位素特征的进行探索研究,结合地质调查、岩相学工作及前人研究资料,探讨煌斑岩的物源特征及其蕴含的地质信息,试图从另一个侧面揭示探讨煌斑岩的内在成因及与金矿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煌斑岩与金矿不仅具有密切的伴生
本次研究拟以对矿区内的金属硫化物的电子探针分析(EPMA)、两阶段黄铁矿的原位S同位素分析(SIMS)以及独居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来探讨笏山矿区的成矿时代、两阶段矿化过程及其重要地质意义.
KW铜金矿床位于柬埔寨暹粒省东部暹粒-上丁中生代盆地与罗文真穹隆交界处,属于西部褶皱拗陷带中的暹粒-上丁火山岩沉积褶皱带的一部分,是该带重要的中低温热液铜金矿床之一.本文在详细观察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KW铜金矿的围岩蚀变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初步讨论了蚀变机制,铜、金主要富集在石英脉、破碎带中,蚀变分带明显,自矿体到围岩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变化分带,其中最内侧绢英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区位于琅勃拉邦-黎府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南段,属于火山岛弧环境,成矿受含矿侵入岩-蚀变次火山岩-断裂构造联合控制.该矿区内的红土型金矿是较为典型的一类矿体,矿体呈近水平似层状,赋存于近地表红土层中,整体南北向展布,主要位于紧邻原生矿体附近较低凹的区域.结合其矿化、地质特征,总结了其成矿条件:早晚温差变化较大的亚热带干湿交替气候,具有高Au丰度的富铁镁质贫硅安山岩,受地质构造破坏作用的原
本文通过对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典型矿石矿物的C、H、O、S同位素进行分析测试,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矿床形成的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早期的物质来源主要为岩浆,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大气降水和溶解的碳酸盐参与晚期成矿,矿床为较典型的岩浆热液成矿特征。
由于今年来微区微量分析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得磁铁矿的原位微区微量分析方面也取得许多进展,对不同矿床类中磁铁矿进行了许多工作,本文在详细岩石学、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EPMA)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方法对多龙矿集区的无矿花岗闪长岩、含矿花岗闪长斑岩中岩浆磁铁矿和波龙、多不杂、拿若斑岩Cu-Au矿床中的石英-磁铁矿-黄铜矿细脉中的磁铁矿进行了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本文基于浙西新路盆地火山岩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浙西地区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之间的拼贴作用方式.新路盆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隶属于扬子地块,陈蔡群为华夏地块基底。依据新路盆地火山岩源岩物质的地壳端员可能与陈蔡群相关的推论,可推测在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两大块体在碰撞拼贴之后,扬子地块南缘在新路地区的下地壳已被华夏地块的变质基底陈蔡群替换。据此认为发生于(1000-900)Ma时期或其后的扬子地块与华
扎西康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藏南金-锑成矿带东段,是该成矿带内储量最大的矿床.受晚白垩世(约70Ma)以来印度-亚洲板块的南北向碰撞挤压和中新世以来东西向伸张构造叠加的影响,区内构造环境复杂,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型的建立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矿床氢-氧同位素的分析,探讨其成矿流体来源,结果从扎西康矿床氢一氧同位素组成投影图来看,石英脉、硅质岩和铅锌矿石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均较低,均分布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