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p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温州市人民医院(我院,是否用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86例,内固定组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关节置换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术中时间,失血情况,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内固定组术中平均时间(50.4±14.1)min,关节置换组术中平均时间(106.8±20.7)min,关节置换组术中所需时间更长(t=30.491,P<0.05).内固定组平均术中失血量(137.2±10.9)ml,关节置换组平均术中失血量(352.6±29.1)ml,关节置换组平均术中失血量多余内固定组(t=73.092,P<0.05).内固定组平均术后卧床时间(29.6±5.7)d,平均总住院时间(22.1±4.7)d,关节置换组平均术后卧床时间(15.3±1.7)d,平均总住院时间(17.4±2.2)d,内固定组术后卧床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长于关节置换组(t=7.913,3.061,均P<0.05).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93%.关节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内固定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关节置换组(χ2=9.071,P<0.05).内固定组术后随访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优18例,良10例,优良率65.12%,关节置换组优24例,良13例,优良率86.05%,关节置换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内固定组(χ2=13.081,P<0.05).结论 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优于内固定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目的:借助MRI研究MIS-TLIF单侧钉棒植入术前后多裂隙及形态变化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单侧椎间盘突出进行MIS-TLIF术式患者 23例,男 13例,女10 例,人均年龄32 岁,借助MRI轴位扫描结果测量术前术后椎间盘不同层面对应的多裂隙肌肉面积及最长径、最短径线(以关节突关节为起始),对比健侧与患侧多裂隙肌形态变化,借助MRI矢状位扫描结果测量多裂隙肌脂肪浸润面积比值δ最长径与最短径比值λ,
会议
目的 在骨肿瘤化疗患者中探索科学、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导管,包括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静脉输液港(PORT)的管理方法,保障骨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227例(PICC23例,PORT204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骨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共96例(PICC10例,PORT86例),采用传统的中心静脉导管管理,2013年7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superior ligament flavum sympathetic ner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s of ligament biomechanics characteristics on nerve fibers combined with the histological obs
目的:比较弯角椎体成形术与传统双侧入路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安全性、有效性方面的异同。方法:共48 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入弯角椎体成形术组共23例共27椎,双侧入路椎体成形术组25例共27椎。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骨水泥灌注量、术中透视次数、椎体渗漏数,功能障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恢复,后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VAS
目的:比较单纯尺骨截骨外固定架延长与尺骨截骨髓内针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延长治疗尺骨续连症的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应用尺骨截骨外固定架延长治疗尺骨续连症患儿共21例,用于本研究。将患儿分为A、B两组。单纯尺骨截骨外固定架延长的患儿为A组,共9例;采用尺骨截骨髓内针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延长的患儿为B组,共12例。所有患儿术后均按术前设计延长尺骨,随访至术后1年,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
目的:探讨采用趾背双翼皮瓣重建趾蹼个性化治疗先天性小趾复杂多趾并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采用趾背双翼皮瓣重建趾蹼个性化治疗先天性小趾复杂多趾并趾患儿9例。男5例,女4例;年龄8个月~2岁,平均13个月;左足4例,右足3例;双足2例;共重建11处趾蹼。术后根据足趾功能及趾蹼外观、深度、坡度以及主观满意度评价手术效果。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为大家所熟识,但对其发病机理及分型命名的探讨却从未终止.焦点即在其类型之一,终板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终板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探讨其命名.方法:回顾性分析并评估24例终板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男14例 , 女10例; 年龄 25~48岁 , 平均39岁 , 均无明确外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