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体增加垂直距离配合义齿修复2年疗效观察

来源 :福州第二届口腔医学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复合体增加垂直距离配合义齿修复2年疗效。方法:18例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应用Dyract AP复合体加高咬合后进行活动或固定义齿修复。结果:18例患者都对修复效果感到满意。一年后颞颌关节区疼痛完全消失,8例颞颌关节弹响者有5例消失,346颗牙齿的脱落率为4.05%;两年后复查15人,见复合体仅有轻度磨耗,292颗加高的牙齿的脱落率为7.19%。结论:利用复合体加高咬合结合义齿修复可以给过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提供一个很好的修复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本中心82例肝移植(OLTx)患者的170份肝穿病理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的82例患者170例次0LTx肝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肝组织常规HE染色,部分病例做巨细胞病毒(CMV)、HBsAg、细胞角蛋白(CK)19、CD4和CD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70次肝穿刺,1例并发严重血胸,经开胸清除积血闭式引流术后痊愈。OLTx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低依次为:缺血/再灌注损伤(22例,
目的:对比研究对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耐药的同一慢性乙肝患者应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HBV株的基因型和P基因结构变化。方法:一步法扩增治疗前、拉米夫定治疗后1年、阿德福韦酯治疗后1年患者HBV株P基因,随机挑选5个克隆进行测序,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和阿德福韦酯治疗1年后血清所有克隆的HBV均为8基因型,拉米夫定治疗1年后血清所有克隆的HBV均为c基因型。拉米夫定治疗后1年8
目的:探讨血清IL-10、IL-13、IL-15水平在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及其医院感染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病例为入院前1周未经抗感染治疗、入院时无感染征象、住院时间超过2周的我科2002年4月至2006年7月住院慢性重型肝炎患者58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其入院时及入院第2周时血清IL-10、IL-13、IL-15水平。结果:入院时IL-15值及IL-15/IL-10、IL-15/
目的:研究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 MELD)分级评分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用生长抑素联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疗效预后分析。方法:对77例应用生长抑素联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肝功能进行MELD评分,将这些患者按MELD评分分为4个组,其中MELD≤9分者18例,10≤MELD≤19分者32例,2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基因型与肝癌相关性的病毒分子学基础及福建省HCC患者基因型。方法:应用PCR-RFLP法或测序法测定回顾性随机配对的124例HBsAg阳性的HCC患者和124例慢性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比较HCC患者中不同HBV基因型的临床资料和HBV的HBx、Enh2与Bcp基因序列的变异。结果:[1]慢性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B型占62.1%,C型占37.9%,HCC患者中基因B型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后肝组织ICAM-1的表达及血清HBVDNA载量的变化。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行肝穿活检术,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组织ICAM-1的表达及血清中HBV DNA的载量变化。结果:干扰素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与中度患者肝组织ICAM-1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
碘复(Indophor),又称碘伏,强力碘,是一种以表面活性剂为增容剂和载体的不定型络合物。具有高效、迅速、广谱抗菌作用,它不仅对各种G+和G-的需氧或厌氧菌具有杀灭作用,而且对真菌孢子、原虫生物及病毒均有灭杀作用,1999年2月至2001年2月,作者将其应用于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24例,26个患牙,疗效显著。
本文收集了自1996年以来我科收治的48例复杂性颌面部外伤作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复杂性颌面部外伤的特点,急救与早期处理,颌骨骨折复位固定方法与效果进行了详细讨论。
在口腔科门诊的治疗过程中,除了必须具有熟练的操作技巧外,良好的局部麻醉也是治疗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口腔科门诊的患者,大部分是在恐惧、不安和紧张的精神状态下前来就诊的。作为一名口腔科医师,尽管他们的操作技术很熟练,如果患者在治疗时感到了疼痛,那患者仍然要说他的医术不高。所以,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安全、无痛,紧张而来,轻松而归是我们每一个口腔科医生应该争取做到的。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工作实践,在这方面
本文通过对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1962~1999.8月间189例小儿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小儿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以肉瘤、癌、恶性淋巴瘤三种类型为多发,各占34.9%、28%、21.2%。其中5岁以内年龄段的肉瘤多发,占43.7%,5~10岁年龄段这三种类型发病比例相当,各占29.5%、26.2%、27.9%;10~14岁年龄段以癌多发,占40.4%,男女比例为1.6:1,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