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评价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血流动力改变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cod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完全或部分闭塞后,在肝十二指肠韧带与肝门区形成的类似海绵状结构的静脉血管团。过去对CTPV的研究多集中在单纯的门静脉异常或继发的属支的显示方面,对于门静脉血流的阻塞所引起的肝动脉供血的改变及肝实质的异常灌注的研究还不多。本文就所收集的2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16或64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探讨。
其他文献
本院收治了一例原发腹膜后巨大平滑肌肉瘤病例,该病例女,50岁,“左下腹部被羊角撞伤后疼痛不适并腹部逐渐增大约2月余”入院。本文现将该病例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报告,并讨论了定位诊断时的注意事项和CT图像的共同特点。
肺透明膜病又叫呼吸窘迫综合症,该病主要发生于早产儿、刨腹产及糖尿病患者的新生儿。病理基础是一般认为:发育成熟的肺泡表皮细胞有一种卵磷脂,它可使细胞表面张力降低。缺少这种物质,就可导致肺泡萎缩,同时血浆渗入细胞内,产生纤维素沉着。随着呼吸的压力,纤维素被推向肺泡壁及肺泡管从而形成透明膜。本文现将本院2006-2007年此类病例收集、整理,做一次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X线表现及诊断价值。
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是指一部分肺组织与正常肺及支气管树分隔,并无呼吸功能,而且不接受肺动脉分支的血液,血供来自主动脉。这种畸形分为肺内型和肺外型两类,以前者多见。前者左下叶后基底段多见。后者与正常的肺组织不在同一个脏层胸膜内,通常位于肺与横膈之间也可位于膈内或膈下、纵隔、心包和腹膜后间隙。因此易于与其它疾病混淆。为进一步弄清本病,本文回顾分析11例肺隔离症的CT和临床资料,以探讨肺隔离症
本院收治了一例重复膀胱合并左肾、输尿管发育异常的患者,该患者,女性,33岁,少数民族,于四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急、尿频、溢尿。但无尿痛、腹痛、腹胀及发热等症状,初未介意,症状持续。本文回顾总结了该病例的超声、KUB、IVU及CT的影像学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好发于春秋季,急性发作期常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等。这种疾病病史长,长期的反复发作易并发肺气肿和肺间质增生使肺血管阻力增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本文从某院近十年来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心病的病例中收集了100例有较完整资料的病例,对其临床X线表现做了回顾性分析。
利用MRI(磁共振成像)进行呼吸运动机制的研究目前在国际上才刚刚展开,而整个呼吸运动的动态研究则鲜有报道。因此,本文利用快速成像序列—SSHTSE的改良序列,结合SENSE技术,对呼吸运动进行了动态扫描,并将相关参数与肺功能相比较,旨在验证MR成像评价隔肌以及胸壁呼吸运动的可行性。
骨盆骨折导致闭合性血管损伤由于病情隐匿,容易漏诊而造成延误治疗,重者可导致病人截肢甚至死亡。能否及时有效地发现血管损伤并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本院是创伤外科为主的综合性医院,骨盆急性损伤的病人较多。本文运用CT增强、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技术成功地显示了7例骨盆骨折导致动脉血管损伤的部位,现将具体情况予以报告。
本文搜集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期间临床可疑或己诊断为冠心病者并于本所行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2476例患者,选择扫描过程中屏气时心电监控记录到的心率≥91次/分(bpm),上下波动范围≤5bpm且呼吸配合良好的患者240例(除外冠状动脉搭桥患者),除外8例严重钙化导致部分节段图像不佳的患者,按心率快慢将232例患者分为3组,采用西门子DSCT扫描机进行试验检测。旨在探讨前门控
本文收集本院自2004年3月至2008年4月收治住院和门诊的,经临床诊断为MSA(多系统萎缩)的17例和诊断为PD(帕金森病)的16例病人资料,对其进行MRI检查(MRI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Sonatal.5T超导型核磁共振仪和标准正交头线圈;DWI(扩散加权成像)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旨在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在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中的鉴别价值。
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发生于腺垂体的垂体腺瘤较常见,而对于一些以鞍下发展为主并可见部分残留垂体的颅底型垂体瘤、垂体单纯出血、垂体脓肿及淋巴细胞性垂体腺炎的影像诊断特点和误诊分析报道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上述不典型病变的MRI表现、临床和病理学资料,探讨其影像学诊断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