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迁钢公司超低碳钢冶炼技术的进展

来源 :2009年汽车用钢生产及应用技术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1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了首钢迁钢公司超低碳钢的开发进展,研究RH脱碳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发现RH脱碳分为快速脱碳和脱碳停滞两个阶段,快速脱碳阶段的脱碳速率达到了0.256 min-1,11 min可以将碳脱至15×10-6.通过优化真空压力降和提升气体流量以及防止钢水增碳用耐火材料等技术措施,超低碳钢的碳含量稳定控制在30×10-6以下,最低碳含量达到了9×10-6.
其他文献
钢板拼焊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被使用,已发展成为目前甚至未来一段时间内,车身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十几年中,拼焊板设计已从非常简单的两板组合向非常复杂的设计发展,以面对减轻重量,提高工艺性能和降低成本的持续挑战。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了不同的激光焊接生产概念,允许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以一定成本、质量和灵活性制造高品质产品。本文从制定激光焊接设备的主要需求开始,并提出了生产线的核心设备。然后讨论了
本研究针对DP 590及高强度低合金冷轧钢板的电阻点焊缺陷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若高厚度DP590钢板采用了不适当的焊接程序,焊核将容易因缩孔缺陷而引发低强度且脆性的界面型破裂.如能增加预热阶段的焊接入热量将可使此问题获得解决,且焊核强度亦能获得约5%的提升.另一种软化层缺陷则发生在拥有高碳含量的高强度低合金钢板.此种缺陷在焊核形成过程中,由于平面固化效应将导致焊核及热影响区之间产生碳原子的偏析
齿轮钢渗碳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通常采用提高渗碳温度的方法来缩短处理时间。但是,高温渗碳过程中晶粒粗大和混晶组织的形成会损害最终的力学性能(例如疲劳强度),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区域产生不均匀变形。铌微合金化能抑制高温渗碳过程中的晶粒长大,优化产品力学性能。本文详细解释了铌在中碳钢中的作用原理,并指出了客车和载重汽车用钢的一些合金设计原则。同时指出铌微合金化钢的高温渗碳工艺还具有经济效益。
汽车工业用特殊钢优质棒材(SBQ)市场越来越要求标准组距成品规格之外的各个成品规格,同时还要求具备最高的质量水平。与这一要求同时出现的是轧制过程中不断增加的钢种变换及各个规格相当大的轧制批量变化。热机械轧制工艺与具有独特灵活性的KOCKS减定径机组[RSB]的结合,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现代化特殊钢优质棒材轧机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采用热机械轧制工艺与减定径机组的结合可以大大降低后续
铁素体不锈钢正越来越多地被指定为汽车机电设备,如喷油器,取代碳素钢和硅芯铁杆。虽然主要的目的是增加耐腐蚀性的需要,但是铁索体不锈钢比低碳钢具有更高的电阻率和比硅芯铁有更好的加工性能。在最初系统开发过程中,使用如AISI430这样的一般铁素体不锈钢。对更好和更稳定的磁性和加工性能的需求导致了如卡彭特430FR电磁质量和铬核心合金序列的发展。本文的目的是确定重要的合金属性,并提出对这些属性负责的冶金原
本文结合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提钒炼钢厂工艺条件,在选择合理的脱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采取转炉出钢过程预精炼、LF“白渣”精炼、RH真空处理、连铸保护浇铸等针对性技术措施,并在炉后平台、LF炉精炼及钙处理过程采用适宜的吹氩模式,使20CrMoH铸坯中的T[O]控制在15×10-6以内,平均为11.8 ×10-6.
介绍了济钢ASP生产线采用复合微合金化技术开发的高强度汽车结构用钢。开发的钢带的力学性能及冷弯、冲击、焊接性能均满足技术协议的要求,焊接后的结构件强韧性好,降低了车辆自重,满足了汽车轻量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
本文观察了低碳罩式炉烘烤硬化钢冷轧金相组织;分析了平整伸长率和低碳连续退火烘烤硬化钢性能的关系;观察了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热轧和冷轧金相组织;分析了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碳含量和烘烤硬化性的关系;介绍了鞍钢烘烤硬化钢的生产和应用情况。
本文研究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Ⅴ在连铸、均热、轧制和冷却各工艺过程的析出规律,以及微合金沉淀析出物对变形奥氏体再结晶和铁素体相变的影响;采用VN微合金化技术,开发了铁素体晶粒尺寸3.0~4.0μm屈服强度550 MPa级高强钢板.开发的VN微合金超细晶高强钢板具有良好的韧性、冷成形性能和焊接性能,满足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的要求.
热轧双相钢(DP)以其低屈强比、高初始加工硬化速率、良好强度和延性的配合等优点,成为现代汽车用钢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低温区变形和冷却工艺对CSP生产DP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形温度越低、变形量越大,铁素体相变点越高,适当降低变形温度有利于得到细小均匀的铁素体组织;DP钢组织和性能对中间缓冷温度很敏感,在快速、大量发生铁素体相变的温度区间内缓冷适当时间后冷却至200℃以下,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