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明拉巴豆植株体液对其内固氮菌抗盐碱性能力的影响,对润高拉巴豆植株(Dolichos lablab cv.Rungai)体液对其内生固氮菌的抗盐(NaCl)、抗酸碱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酸性条件下(pH<6),拉巴豆植株体液能不同程度增强GL1、GL2、GL3、GLA四种固氮菌的抗酸能力,pH5时,4株固氮菌在含有植株体液的YM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分别为对照的172%、123%
【机 构】
:
贵州师范学院喀斯特生境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18;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贵州贵阳55001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拉巴豆植株体液对其内固氮菌抗盐碱性能力的影响,对润高拉巴豆植株(Dolichos lablab cv.Rungai)体液对其内生固氮菌的抗盐(NaCl)、抗酸碱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酸性条件下(pH<6),拉巴豆植株体液能不同程度增强GL1、GL2、GL3、GLA四种固氮菌的抗酸能力,pH5时,4株固氮菌在含有植株体液的YM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分别为对照的172%、123%、128%、200%,差异显著(P<0.05).pH11的碱性环境下,植株体液对4株固氮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生长速度分别为对照的82%、88%、77%、84%,差异显著(P<0.05).其他酸碱度条件下,植株体液对GL3菌株生长的影响最大.2)在盐浓度为0.1%的培养基上,植株体液对GL3、GL4菌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盐浓度为6%时植株体液对GL4菌有抑制作用,菌株的生长速度仅为对照的39%,差异显著(P,<0.05).在盐浓度为4%、5%的培养基上,植株体液对GL1菌有促生作用,菌株的生长速度为对照的145%、210%.3)耐酸碱实验中GL3菌的耐酸碱能力最强,耐盐实验中GL2菌的耐盐能力最强.4)在耐酸、碱、盐实验中植株体液分别对GL2、GL1、GL3菌的影响较强,且植株体液对4种固氮菌抗酸碱能力的影响大于对其抗盐能力的影响.
其他文献
灵芝是我国著名的药用真菌,因其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等作用,已作为功能食品和药品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研究表明,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孢子粉中的多糖对巨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具有作用,灵芝多糖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等方面效果显著。但由于灵芝多糖本身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因原料来源不同和纯化技术上的差异造成的差别,致使灵芝中包含的多糖种类至今尚未探明,其分子结构也未完全确定。而分子尺寸、支链
目的:观察灵芝提取物精粉和灵芝孢子油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以及对DNA拓扑异构酶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对它们的作用机制作初步的研究。方法:运用台盼蓝计数法、MTT法观察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使用荷瘤小鼠观察体内抗肿瘤作用,并测定免疫指数;DNA超螺旋解旋法检测对拓扑异构酶(Topo Ⅰ、Ⅱ)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cyclin D1、cycli
The medic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has long been used and shown effectiv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many diseases including cancer.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however are c
灵芝多糖肽;调节性T 细胞;肿瘤免疫逃逸;叉头状转录因子p3
目的:研究灵芝双超提取物的体内保肝活性.方法:以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灌胃给药10d 后,比较灵芝双超与传统技术提取物对大鼠的血清ALT、AST 和LDH 水平和肝脏的MDA、GSH 和SOD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对肝组织HE染色病理学观察,免疫印迹法测定TGF-β1、HO-1 和GSH-PX 表达,免疫组化检测Nrf2 核转位进一步研究其体内的保肝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双超提取物高剂量
灵芝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已知它在临床上有调节人体免疫力和抗肿瘤的作用。但是有关它的活性有效成分和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知道的还很少。我们曾经报道过,我们从野生的灵芝子实体分离到的一个糖肽活性成分(GLIS)显示出能够大力地双向增加荷瘤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力并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此项研究我们从灵芝子实体中分离到一些纯净的三萜并对他们的抗肿瘤效力和机制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的三萜对肿瘤的抑制作
针对草原生态领域基础科学数据规模庞大、数据结构复杂、空间数据挖掘难等问题,研究了大数据技术在草原生态领域数据分析体系中的综合应用.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是以宏观尺度上的生态系统为对象,在系统研究草原“水、土、气、人、草、畜”等要素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草原生态安全屏障相应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集成不同区域草原生态基础数据、生态修复技术与标准,综合利用互联网、云计算、“3S”技术(GI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