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权分置”背景下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_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它所形成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分离,适应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需要提高效益以满足市场和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因此现阶段,中国广大的农村普遍推行农村土地流转,也即将农民承包的农村土地流转出去给其他主体经营,这不仅可以解放农民固有的土地束缚,更有利于进行机械化生产与规模化经营。为顺应这一趋势,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明确要求“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进一步明确了要在“三权分置”的基础上推动农地流转。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农地的资源效益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然而,承包权与经营权具有各自的内涵及特点,在农地流转二者分离的情况下,其主体存在许多现实或将来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三权分置”是在目前我国农地流转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指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它是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最重要的时代背景。在这一背景下,农地流转后的承包权与经营权权利内涵有所不同,承包权更多的表现为身份权、财产权以及流转选择权;经营权则侧重于占有使用和收益补偿权。由于农地流转双方利益目标的不一致以及农业经营本身的风险性、农地流转市场的不稳定性等因素,双方很容易在实践中产生利益冲突。例如农地流转固定合同价模式可能会损害农民的长期土地收益;农业经营风险防范机制缺乏影响农地流转的持续和稳定;经营方很难现实地为农地资源价值毁损承担责任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关注我国目前农地流转市场的现状。在现阶段,我国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很多地方流转合同签订率低,且还没有制定统一的农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低,其协同化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政府以及市场中介服务组织没有为农地流转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针对于此,本文的建议是将农地经营权流转定价纳入政府指导价格;全面推行省级农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的风险防控机制以及完善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公共服务体系,最后需要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纠纷解决机制作为保障。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123.3±45.6ml,手术时间146.6±46.8分钟,住院时间13.3±2.1天,观察组术中出血63.6±32.2ml,手术时间198.3±36.9分钟,住院时间7.1±0.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
近年来关于干扰素的概念已发生显著变化.起初,干扰素被看作是能选择性地抑制病毒复制的抗病毒蛋白.近年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干扰素及其许多不同的生物学活性,还发现了其他调节
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是重要的民生问题。食品安全治理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现实需求。在食品安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框架下,高校科普志愿者作为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在食
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充实农村科技服务力量,发挥农村科技信息员、农业科技推广员和农村科技致富领头人的作用,但是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科技服务中面临能力不足、方式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腹部CT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乐山市夹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CT检查,根据其不同预后结果分
面对快速发展、复杂多变环境,企业风险呈现急剧增加趋势,这些风险为企业价值增值带来威胁和机遇。通过风险管理审计,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监督和评价,有效促进企业价值增值。文
移动学习平台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各学习环节的任务完成情况,按照规定比例做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起到提升教学成效的作用。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的急症处理方式,提高治疗效果,防治并发症,免除二次手术。方法:回顾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一、二期手术治疗结肠破裂的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