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疾病状况下住院患儿营养消耗是常见临床问题,住院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和营养风险发生率更高。营养不良不仅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还影响疾病预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等。因此应重视对住院患儿进行科学有效的营养管理,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早期识别营养不良,以便确定适当的营养干预时机,预防并发症。目的:调查分析儿科住院患儿入院时的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实际营养支持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患儿潜在的营养风险,并为规范化临床营养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更好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结局。方法:采用定点连续采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呼吸科、心内科、胸外科、普外科新入院住院患儿(>1月龄),采用STRONGkids营养筛查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所有患儿均在入院48小时内完成入院后第一次营养风险筛查。STRONGkids营养风险筛查表包括4个评分项目,分别为(1)主观临床评价(营养状况差者为1分);(2)高风险疾病(2分),营养摄入和丢失(1分)和体重减轻或增长缓慢(1分)。评分结果和处理:0分,低营养风险,无营养干预的必要,定期称体重1次/周,1周后重新风险评估。1-3分,中等营养风险,通知医生进行全面营养评估,饮食上进行营养干预,2次/周称体重,1周后重新风险评估。4-5分,高营养风险,通知医生和营养师进行全面营养评估和诊断,个体化的营养建议和支持。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按照2006年WHO推荐的新标准,采用标准统计量检定法(Z值法)评估住院患儿营养状况。评估指标分别为年龄别体重(Weight for age,WFA)、年龄别身高(Height for age,HFA)、身高别体重(Weight for height,WFH)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Z评分,满足其中任一指标的Z<-2即可定义为营养不良,其中-3<Z<-2为中度营养不良,Z<-3为重度营养不良。实际营养支持率通过回顾查阅住院病历来完成,营养支持包括规范肠内营养(EN),规范肠外营养(PN),及规范肠内和肠外营养(EN+PN)。结果:共筛查住院患儿1129例,男703例,女426例,男女比例1.65:1,年龄范围从1月至15岁7月,平均年龄36.7月。所有筛查患儿,中等营养风险最高,为71.2%(804例),各年龄段住院患儿均存在相当高比例的中等营养风险(0-1岁,71.7%,1-3岁,68.8%,>3岁,72.6%),低营养风险和高营养风险分别为22.1%和6.6%,不同的年龄段患儿以0-1岁组患儿高营养风险比例最高(10.1%),随年龄增高,高营养风险比例下降。疾病分布中以胸外科和心血管内科中等、高营养风险发生率最高,分别为100%和81.7%,普外科、呼吸科和消化内科中等、高营养风险发生率依次为73%、69%和67.7%。所有患儿中重度营养不良检出率为7%(78例),其中急性营养不良中,中度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重度营养不良(2.5%和1.2%,P<0.05),慢性营养不良中,重度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中度营养不良(2.4%和0.8%,P<0.05)。同时调查发现住院患儿营养不良检出率随着营养风险的增高而增高(1.2%,5%和33%)。有营养风险的住院患儿实际营养支持率为(7.1%),其中营养支持方式以完全EN为主(67.7%),PN和PN+EN分别为12.9%和19.4%,高营养风险患儿营养支持率相对较高(32%)。结论:各年龄段住院患儿均存在相当高比例的中等营养风险,<1岁婴儿存在较高比例的高营养风险,是临床营养监测的高危人群;疾病分布中以胸外科营养风险比例最高,且高营养风险比例最高;高营养风险患儿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但有营养风险的住院患儿实际营养支持率较低。儿科住院患儿存在高比例的营养风险和低比例的实际营养支持率,要引起儿科医务人员的充分的重视,有必要对高营养风险的患儿进行确切的营养评估和营养监测,及时发现存在的营养问题,采取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