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伺服控制试验系统及声发射设备对含有单椭圆裂纹的非均质砂浆材料进行物理试验,获得了单轴加载作用下不同布置角度的三维内部裂纹试样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和声发射数据.找到了声发射数据与应力-应变曲线的对应关系.根据对应关系,判断出试样的起裂应力及破坏应力.分析了裂纹布置角度对材料强度的影响,分析表明:裂纹与加载方向为45°夹角时最难破坏,与加载方向成60°夹角时最容易破坏.此外,裂纹尖端起裂应力为试样极
【机 构】
: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济南,250061
【出 处】
:
2007年地面和地下工程中岩石和岩土力学热点问题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伺服控制试验系统及声发射设备对含有单椭圆裂纹的非均质砂浆材料进行物理试验,获得了单轴加载作用下不同布置角度的三维内部裂纹试样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和声发射数据.找到了声发射数据与应力-应变曲线的对应关系.根据对应关系,判断出试样的起裂应力及破坏应力.分析了裂纹布置角度对材料强度的影响,分析表明:裂纹与加载方向为45°夹角时最难破坏,与加载方向成60°夹角时最容易破坏.此外,裂纹尖端起裂应力为试样极限强度的86.07%~87.42%.
其他文献
降雨是导致斜坡破坏的主要原因.地下水位上升和在土中渗流引起土体应力状态的变化是导致斜坡在降雨过程中或降雨后变形与破坏的关键因素.填土斜坡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填土的强度,还与填土斜坡的排水条件密切相关.适当的排水条件不仅可以限制斜坡中地下水位上升的高度,而且可以及时消散因材料剪切收缩而生成的超孔隙水压力,防止土体液化,避免斜坡整体流动破坏.本文采用完全耦合有效应力分析程序和与状态相关的剪胀性砂土模型模
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时,现行规范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基坑支护结构土压力.这种设计计算方法是基于饱和土力学理论的,误差较大.依据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对基坑非饱和土体主动土压力及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以实际工程为例,就基质吸力及施工季节对基坑支护结构土压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滑坡监测是滑坡综合治理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同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助监测,能了解滑坡的实际状况,可以判断其稳定性及所处变形阶段,为滑坡治理初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治理过程中,实时监测反馈又为设计方案的修改和补充以及现场信息化施工提供可靠资料,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施工结束后的监测数据又视为工程治理效果的直接指示器.以某古滑坡路段高边坡综合治理中各阶段的监测为例,介绍了不同阶段的监测方法以及所获
根据我国西部山区某露天矿工程实际,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及室内外试验,在分析了该矿北部高陡边坡岩体分布特征、断层等具体地质条件之后,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主剖面,建立弹塑性力学模型,采用Drucker-Prager屈服条件,利用有限单元法模拟在爆破动力和地下水作用下高陡岩石边坡开挖的动态过程,计算了边坡安全系数.最后,针对边坡在开采后期的整体稳定性提出了安全技术措施.
为利用不同边坡稳定预测方法的特征信息,改进预测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粒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的边坡稳定性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利用边坡的特征参数快速预测出边坡的稳定性,且在建模过程中可对不同建模方法的特征信息进行整合,避免了单一方法的偶然性.为提高SVM的学习、泛化能力,采用混合核函数,并用具有并行性和分布式特点的PSO算法优化选择SVM模型参数.利用该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对
三峡库区某岩质滑坡的变形失稳涉及到地质、环境、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种因素.针对该滑坡的变形破坏规律和诱发机制,拟采用削坡、抗滑桩、排水系统等加固措施,以确保滑坡整体和局部稳定,其中加固方案的长期有效性将是整个治理工程的关键.通过对大变形数值方法以及滑坡治理工程措施特点的分析,认为在研究滑坡治理工程大变形问题时采用非线性大变形数值方法更加合理,加固方案的优化设计采用了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FLAC3D)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由半刚性基层温度变化引起的.根据路表代表性温度特征,运用有限元平面模型计算了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对影响其大小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面层和基层的模量以及基层的温缩系数的增大会不同程度地导致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增大,而面层的温缩系数对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并不明显.另外,增加面层厚度能有效地降低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并提出碎石基层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