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和III、IVa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将我院二年间收的的80例III、IV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A组(同步放化疗)和B组(单纯放疗)。结果:A组的近期疗效及1、3、5年生存率均优于B组,但毒副反应大,尚能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能提高III、IVa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机 构】
:
广东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罗定 5272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和III、IVa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及其毒副作用。
方法:将我院二年间收的的80例III、IV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A组(同步放化疗)和B组(单纯放疗)。
结果:A组的近期疗效及1、3、5年生存率均优于B组,但毒副反应大,尚能耐受。
结论:同步放化疗能提高III、IVa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其他文献
在当今崇尚天然药物替代化学药品治疗疾病的国际医药发展潮流下,中医药正焕发着从未有过的青春。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医药在国外受热捧,在国内,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正备受冷落。尤其近几年,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浪潮下,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危胁。本文分析指出改变培养中医人才的现有模式,做大做强中医的主导品牌,从上到下树立重视中医的氛围。
目的:探讨99mTc-MAA肺灌注显像和常规肺功能检查在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2例肺癌患者均接受常规根治性放疗及在放疗前、后均进行肺灌注显像和常规肺功能检查;最后定量分析放射性肺损伤的肺灌注功能变化及其严重程度。结果: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约为38.4%;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肺功能FVC%、FEVI%、DICO%的变化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肺癌患者放
部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因并发病或病人拒绝而未能手术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是一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SRT的疗效和手术结果相当,严重并发症不高,但多数病例治疗后可引起病灶部位的纤维变。利用定位框架进行定位是常用的传统方法,多数病例采用腹部压迫的方法可将肿瘤活动度降至10mm以内,呼吸门控方法可进一步降低肿瘤活动对PTV的影响;影像跟踪技术可进行无框架定位并直接跟踪肿瘤进行治疗。存
国内外研究表明多药耐药的产生是导致肺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肺癌细胞在化疗药物诱导条件下的耐药表型改变都是为了抵抗化疗药物杀灭,保护自身生存,凋亡途径异常与耐药发生紧密联系,多药耐药肺癌细胞的实质是抗凋亡。本文从MDR1基因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两方面介绍了肺癌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情况,介绍了线粒体通路信号转导的作用,并着重从耐药基因SiRNA和中医药逆转耐药两方面介绍了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情况。
肝癌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临床受益率高,而且还有根治的可能。对巨大肝癌合并肝内亚临床转移灶患者,先行全肝移动条野放射治疗+缩野技术+分段放疗的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射杀肝内亚临床转移灶为基础,并随着主体瘤的缩小,针对病例个体化结合三维适形放疗、手术、微创外科或局部消融疗法综合治疗,值得进一步应用探讨。试用三氧化二砷作为肝癌放疗增效研究也有一些苗头,有待扩大病例探索。放射治疗能否作为预防肝癌切
收集1987~2001年460例巨大肝癌放射治疗资料,按放疗剂量分为三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是全肝移动条野照射2轮、全肝移动条野照射3-4轮、全肝移动条野照射+缩野技术+分段放疗。本文总结改良的全肝移动条野放射+缩野技术+分段放射治疗技术(MDS),探讨在巨大肝癌放射治疗中的疗效与临床受益反应。证实全肝移动条野放射有其适应证和应用价值、能够最大限度射杀肝内亚临床转移灶的优点,对肝癌放疗深入研究有重
分子诊断为乳腺癌提供预后判断、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选择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分子诊断和靶点研究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发展和临床应用的重要环节。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的头号杀手。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不论是局部治疗,还是全身性治疗,都应有一个全局的概念。近年来,乳腺癌内科治疗发生了许多深刻变化。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发展,给绝经后只R和PR阳性患者带来了许多益处。HercePtin(Trastuzumab)对于Her-2高表达的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丰富和发展了乳腺癌内科治疗的内容,扩展了乳腺癌内科治疗的概念和空间,对乳腺癌内科治疗产生深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疗效和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23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全组病例1、2、3、5、8年生存率分别为95.71%、82.83%、61.37%、37.34%、6.9%。单因素分析显示腋淋巴结转移数、原发肿瘤大小与生存成负相关(p<0.001);TNM晚期及复发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缩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和颈淋巴结复发常有发生,文献往往将两者合二为一讨论,但两者疗效应该是有差异。本文旨在探讨两者疗效的差异及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以根治为目的的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残留组)和/或颈淋巴结复发(复发组)的患者资料,分析2组生存率、颈淋巴结复发率;比较2组患考临床特征的差异:如放疗前T、N分期以及颈部挽救性术后颈部再次放疗的患者比例和剂量。结果:1.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