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跨期决策中有一个基本发现,人们对物体的主观价值随时间流逝而逐渐减少,称之为时间折扣。时间折扣率则是未来结果价值的变化率,用来衡量时间折扣程度大小。但有研究发现当人们面对负性事件跨期决策时,却更倾向尽早完成负性事件,存在负折扣率现象,现有的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而新近研究发现被试在等待负性事件时,负性情绪逐渐累积;等待负性事件时被试不停思考、牵挂。目前对于负性情绪累积在跨期决策中的作用已经进行了深入探
【机 构】
: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期决策中有一个基本发现,人们对物体的主观价值随时间流逝而逐渐减少,称之为时间折扣。时间折扣率则是未来结果价值的变化率,用来衡量时间折扣程度大小。但有研究发现当人们面对负性事件跨期决策时,却更倾向尽早完成负性事件,存在负折扣率现象,现有的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而新近研究发现被试在等待负性事件时,负性情绪逐渐累积;等待负性事件时被试不停思考、牵挂。目前对于负性情绪累积在跨期决策中的作用已经进行了深入探讨,而负性情绪跨期决策中被试不停思考牵挂在其中有何影响尚未涉及,因此,拟通过五个研究对此加以探讨。
其他文献
慈善捐助是一种典型的道德行为,也是社会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但以往研究均在理想的模拟情境下进行慈善捐助研究,模拟情境下被试的紧急应激反应显然不同于真实情境,被试的慈善捐助行为也不同于直接的、自发的真实情境。研究者认为,真实情境更能有效地考量个体的道德行为,并且道德行为的自利偏好更强。
测验等值是教育与心理测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测验和被试两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等值结果。本研究采用非等组锚题设计的方法,通过模拟数据,在被试群体的能力差异不同的情况下,探讨锚题的统计特征对测验等值结果的影响。
研究者倾向于在量表中加入反向计分条目来平衡受测者的反应定势或反应风格,但研究发现这种策略可能引入新的共同方法变异,产生表述效应,对测量的信效度造成严重的影响。本研究拟通过双因子模型产生模拟数据,考察表述效应对测量内部一致性信度的影响。
探讨心理与行为随时间推移的发展变化过程是行为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随着心理学发展对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和生态效度有更高要求,及现代科技创新在心理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获得关于心理或行为的密集追踪数据(intensive longitudinal data)。密集追踪数据通常包含心理与行为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的信息,有利于详细描述心理与行为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心理或行为结果与环境因素、心
缺失数据是在许多测量中都会遇到的一大问题。缺失值的出现有多种原因,可能是由于被试能力不足而未对相应项目进行作答,也可能是由于时间限制被试没有作答相应项目,还有可能是因为被试作答动机不足。缺失数据分为:完全随机缺失数据(MCAR)、随机缺失数据(MAR)、非随机缺失数据缺(MNAR)。以往研究表明非随机缺失数据的存在对我们进行被试能力估计和项目估计都会存在不利影响,会使测试的信度和效度降低,处理方式
《简易个别智力量表》为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王振德教授所编制,是一个适用于4至7周岁儿童的智力量表,其在台湾地区的使用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金瑜教授修订了该量表(包含6个分测验,74个项目),研究显示改编后的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在湖南省怀化市试测《简易个别智力量表》简体版,共试测了42儿童,并采用概化理论分析该量表的信度。
归因(attribution)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原因进行解释或评价的过程。归因是连接个体内在的心理表征与外部世界的桥梁,也是行为预测和干预的基础。慈善捐助行为(charitable donor behavior)作为无偿帮助他人或赠予他人财物的一种典型的道德行为,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近年来,人们对慈善捐助的不当归因普遍存在。
自我控制是个人成就和幸福感的关键因素。自我控制资源模型认为个体先前的自我控制任务会消耗自控资源,由于该资源的有限性,处于自我损耗状态下的个体在后续自我控制任务中会由于自控资源短缺而表现的较差。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概括出影响个体自我控制的因素,包括特质性因素、情境性因素和个体的动力系统三方面,并建立自我控制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继而通过两个行为实验探究积极信念对自我损耗的影响。
慈善捐助是指将金钱或财物无偿赠与个体或团体组织的亲社会行为。对于受助者而言,慈善捐助体现了潜在的互惠利他行为。基于互惠利他理论,当施助者为受助者提供帮助或给予其某种资源时,受助者有义务回报施助者。那么,对于高校助学金受助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慈善捐助行为如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往研究认为,感恩和共情是影响慈善捐助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受助者而言,受关怀感也是慈善捐助不容忽视的因素。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是个体对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积极的体验和评价,它反映了个体相信自己的价值、能力的程度。自我妨碍是个体感到不适或受到威胁的情境下,为了保护自尊积极主动设定障碍的心理策略,其表现形式一般有三种:行为式自我妨碍、自陈式自我妨碍与抬举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