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工程供水价格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paccp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江济淮工程是跨流域、跨省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穿越长江经济带、合肥经济圈、中原经济区三大发展战略区.其供水价格按照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和满足还贷需要的原则确定,同一区段内各口门执行同一价格,实行两部制水价,设立试行期,期满后,根据工程实际运行情况对供水价格进行评估和调整.对于合同或协议履行不到位的现象,应采取相应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地方政府应该针对引江济淮工程专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调水沿线水资源,限制受水区地下水开采,保证引江济淮工程供水顺利实施、达产,保证调水收益能够及时收缴,使得工程能够正常运行和发挥效用.
其他文献
浅埋暗挖法是在第四纪软弱地层中修建隧道的方法,适用于各种软弱地层的地下工程.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十八字”方针,对地层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合理加强隧道围岩的自承能力,采用开挖短进尺,施作初衬结构及时封环,使围岩和初衬结构形成整体支护体系承担荷载,变形稳定后施作二衬.初衬承担全部荷载,二衬安全储备,由初衬和二衬共同承担特殊荷载.浅埋暗挖法作为一种成熟的工法,具备结构形
为保证调度运行安全,提高流量数据的准确性与连续性,填补流量数据空白,本文根据明渠工程概况、输水情况、流量与水位情况等基本内容,通过绘制曲线图,延长高水位、低水位与流量曲线来分析研究水位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水位与流量关系的曲线模型,得出不同水位下的流量数据,此次对于流量与水位关系的分析不仅可以验证流量计监测流量的准确性,还可以在水位波动较大而且流量计故障的情况下提供更精确的数值.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事关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长远利益,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的工程.本文介绍了阀井大量漏水情况下水下抽排水经验及改进措施,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与体会谈谈阀井大量漏水情况下一般处理措施的改进及新型检修阀井上关闭设备的开发制作想法.
为保障梯级泵站群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提出集“模拟-诊断-优化-控制”于一体的关键技术体系,包括梯级泵站群精细化水力学数值模拟技术,梯级泵站群健康状态智能诊断技术,多约束条件下的“流量-扬程-水量”多工况分层逐级优化节能技术,梯级泵站群三级分解协调与自动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示范工程系统平台,适用性、实用性强,可保障梯级泵站群系统安全运行,有效提高梯级泵站群系统运行效率及控制水平,取得
山东省胶东调水工程作为承载胶东地区水资源保障的唯一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其突出的公益性和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近几年应对胶东地区严重旱情,有效确保胶东四市用水急需和用水安全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进一步改善胶东调水工程及沿线生态环境,对工程开展高效统一的管理体系建设和充分发挥工程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总结分析工程沿线生态建设现状,深入剖析生态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工程措
大宁调蓄水库水库兼具防洪与蓄水双重功能,结合相关规划,大宁调蓄水库将作为河西支线工程的水源地为北京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河西支线工程正在建设实施,所以大宁调蓄水库的水质安全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2015-2017年大宁调蓄水库水质监测情况、潜在的污染因素、现有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了大宁调蓄水库的水污染防治策略.
胶东调水渠首沉沙池作为胶东调水工程的“滤清器”,是沉沙池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及胶东地区用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沉沙池附近的弃淤场泥沙堆积裸露,导致周边土地不断沙化,已经严重影响调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实施适宜的沉沙池生态建设模式可以有效遏制这一趋势.在确定沉沙池生态建设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有建设工程,提出沉沙池与水土保持、沙化治理相结合,与引水沉沙功能相协调以及与打渔张森林公园建设相适应的生态建设模式,对
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人们生产、生活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满足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就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我国积极开展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主要分析了调水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将胶东调水工程作为研究对象,以遥感数据为基础,论述了胶东调水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为胶东调水工程的“滤清器”,沉沙池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将直接影响着沉沙池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及胶东地区的用水安全.为大力扩展胶东调水渠首工程的生态功能,建立合理有序的渠首生态建设机制,充分发挥胶东调水渠首工程生态建设的重要作用,从而真正把胶东调水渠首工程的“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2014年11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缓解了受水区缺水现状,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但受水区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突出.为推进受水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受水区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效益,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立长效的生态补水机制十分必要.本文在对建立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生态补水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