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TPT1-AS1 在不同胃疾病组织(基本正常、萎缩性胃炎、胃癌)中的差异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判断其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探讨其与HpSlyD 诱导胃粘膜肠化生作用的相关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TPT1-AS1 在不同胃疾病组织(基本正常、萎缩性胃炎、胃癌)中的差异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判断其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探讨其与HpSlyD 诱导胃粘膜肠化生作用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 MYSM1 是一种去泛素化酶.MYSM1 既能去除组蛋白H2A 的K119 位的单泛素,改变基因的组蛋白修饰,进而调控基因的转录,又能去除TRAF3 及TRAF6 上的K63 泛素链,发挥非表观调控的作用.一系列的体内外研究表明,MYSM1 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B 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在保护性免疫、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的 目前卵巢癌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手术及放化疗,卵巢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小于30%且大部分患者死于化疗耐药.DUB 家族成员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等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明确USP48 在卵巢癌化疗耐受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与阻塞性睡眠低通气呼吸暂停综合症(OSAHS)的临床关系,以提高恶性肿瘤与阻塞性睡眠低通气呼吸暂停综合症关联性的认识。方法 方法:对2016 年3 月到2016 年12 月100 例初诊为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及非恶性肿瘤组(对照组)100 例行打鼾史、ESS 评分比较及脉搏血氧监测系统分析。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技术在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自2007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收治的23例由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不稳(上颈椎不稳)患者(其中5例伴有颈髓损伤),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28-52岁,平均41.2岁.治疗均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并取髂骨植骨融合.通过颈椎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分值越小者说明术后疗效越显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XA11-AS 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方法(1)应用lncRNA 阵列(lncRNA array)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lncRNA 表达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差异表达lncRNA ;(2)运用qRT-PCR 技术检测目标lncRNA 在73 对不同类型的食管鳞癌组织样本及各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目标LncRNA 相对表达水平与食管
目的 研究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TM6SF2 rs58542926 SNP 与原发性肝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342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164 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根据病因学分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组(以下简称乙肝相关性肝癌组)、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组(以下简称丙肝相关性肝癌组)及酒精相关性肝癌组;根据是否合并肝硬化分为合并肝硬化肝癌组及不合并肝硬化肝癌
目的 在发达国家,肾癌的发病率正以最高的速度增长。然而,第二原发癌作为肾癌后的晚期效应,也在不断增加。在以往的研究中,曾报道过肾癌中第二原发癌的风险或在另一种恶性肿瘤后继发原发癌的风险。
目的 尿路上皮癌(UC)是泌尿外科第四常见肿瘤。目前还没有对其预后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总结UC 的生物学和非生物学预后因素。方法 我们使用基于人群的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来评估原发性UC 的预后因素。
目的 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s,TSGs)是抑制肿瘤产生的关键基因,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及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等,DBC2 基因的异常表达、基因突变以及增强子的甲基化异常等在对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影响,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是否存在其它的作用位点和信号传导通路以及调控方式仍有待研究。
目的 研究DBC2 的表达对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的胃癌细胞SGC7901 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等方面的影响,探讨DBC2 在Hp 相关胃癌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MTT 法、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SGC7901 细胞的增殖、凋亡、细胞周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