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部表情的识别是通过多种线索来完成的,尤其是借助面部肌肉群活动性较大的面部部位,其中眼睛与嘴巴最善于表达情绪,在社交中眼睛和嘴巴有助于人们表达和理解情绪及思想。已有研究发现,不同面孔表情识别线索的作用受到表情类型、年龄、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体上,面部表情识别中眼睛线索作用较弱;识别悲伤情绪时,眼睛线索作用较大,识别开心情绪时,眼睛线索作用较小;随着年龄增长,眼睛线索作用逐渐增大;美国人更倾向于利用嘴部信息,而日本人更倾向于利用眼部信息。此外,来自行为和神经层面的研究均表明个体焦虑情绪会影响其对表情的识别,例如高社交焦虑被试对所有面部表情(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都表现出更高的分类正确率。不同焦虑类型者在表情识别的差异是否也表现在其对表现识别线索的利用上呢?本研究采用2(焦虑类型:高特质焦虑,特质焦虑)×2(表情识别线索部位:眼睛,嘴巴)×3(情绪组合:高兴/中性,悲伤/中性,高兴/悲伤)的混合设计,其中表情识别线索和情绪组合为被试内变量。实验1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从92名大学生中选取12名高特质焦虑者(M=5.14,SD=4.06)和28名低特质焦虑者(M=27.25,SD=2.41),对6张表情识别线索位置分别在眼睛和嘴巴的情绪组合符号表情图片进行9点制评分(1表示非常喜悦,9表示非常悲伤),结果发现高低特质焦虑在对符号图片评分中无显著差异,嘴巴的线索作用显著大于眼睛。为进一步增加实验的生态效度,且对表情识别线索的注视模式进行探讨,实验2使用真人表情图片作为实验材料,经严格的情绪强度和效价评定,选出10个模特喜悦、悲伤和中性三种表情照片,共30张,再采用Photoshp将同一模特的三种表情组合出6张新图片,如将喜悦的眼睛粘贴到中性表情中,共60张图片。被试(从实验1中挑选出的的高特质焦虑者10人,低特质焦虑者11人)对随机呈现的真人表情图进行评分,同时用眼动仪记录。结果发现,高低特质焦虑在对真人表情图片评分中无显著差异;高低特质焦虑对眼睛与嘴巴注视时间无差异;嘴巴的线索作用显著大于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