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基于遥感的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信息提取还是以目视判别为主,然而在大面积的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后,仅仅依靠目视判别比较难于满足实际应急建在的需要,需要探索对于大面滑坡和泥石流信息进行自动提取的方法。
【机 构】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5100061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9
【出 处】
:
中国地理学会2009百年庆典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基于遥感的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信息提取还是以目视判别为主,然而在大面积的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后,仅仅依靠目视判别比较难于满足实际应急建在的需要,需要探索对于大面滑坡和泥石流信息进行自动提取的方法。
其他文献
根据甘肃省河东地区天水、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及平凉、礼县、成县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08年主要夏、秋作物物候期观测资料及当地气象站1971-2008年气象资料,建立了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了近40a该地区冬小麦、玉米气候适宜度变化,比较了夏、秋 作物种植的气候优势.结果表明,冬小麦全生育期各气候因子适宜度差别较大.光照、温度适宜度分别为0.72和0.70达到较高水平,水分适宜度为0.49.全
本文将2009年7月高原考察获得的一些观测资料与T639分析场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通过比较拉萨、那曲、定日三地探空观测和T639分析场给出的风场、湿度场和温度场廓线发现,两者给出的风场廓线形态比较一致,风速大小略有差异;整层相对湿度的差异都很大,尤其是0000UTC时刻相对湿度廓线的形态和值都与探空观测有着显著差异,几乎没有体现出逆湿的特性;温度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边界层大气中。地面自动
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居民点,城市地理学以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体系空间分布的规律性为主要任务,属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
本文从我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宏观背景出发,指出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而土地利用浪费严重加剧了资源"瓶颈"效应;土地集约利用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重点论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目的意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探讨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三个方面的内容,并针对当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文基于对全国范围内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考察,总结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空间集聚特征。考察发现,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处于急剧扩张之势,表现为研发机构数量、研发人员规模、研发经费投入均迅猛增长;研发机构的业务功能不断提升,区域性和全球性研发中心不断增多;研发活动涉及的产业领域日趋广泛,不断从高技术领域传统领域延伸。
集对分析是研究客观事物之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联系的一种有效的系统理论与方法。将多个评价指标合成一个与最优评价集的相对贴近度,用来评价城市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程度。
产业地理集聚存在产业差异和区域差异。同一产业在不同区域的集聚水平不同,同一区域不同产业的地理集聚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合产业特性和区域特征揭示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采用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本文发现西部省区制造业集聚水平较高,东部省区较低,但产业集聚水平因产业不同而异。
服务业本身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等特征,对于服务业内部不同行业,区位因素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方式、程度及结果也各不相同。国外学者一般从服务业单个行业来分析其区位因素,从系统、综合的角度研究服务业区位因素的成果并不多见。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密集的社会有机体,是区域发展的中心,是人类生活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统一,正是由于城市的这种特性,使得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根据城市的特征,本文基于SCS模型和GIS空间分析功能构建了一个简化的城市内涝模型(SUWM)。该模型主要有城市地形模型、城市降雨径流模型以及GIS空间分析模型构成。本文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对暴雨内涝进行模拟并进行危险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