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数字化三维骨模重建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采用数字化三维骨模重建对46例(54膝)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龄48岁(31~76岁),其中骨性性关节炎2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强直性脊柱炎7例,其中8例为双膝病变。根据术中数字化三维骨模显示的下肢力线、关节间隙和韧带均衡情况进行截骨、调整软组织平衡和假体旋转摆位。术后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和48h引流量及并发症。采用HIS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2周膝关节的功能; 测量术前、术后膝关节的活动度,测量术中、术后KNA角(髋膝踝角);测量术中、术后内外侧应力下关节间隙角度变量和拉力下关节间隙的分离变量;测量术中、术后胫、股骨假体的旋转摆位角,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摄髌骨X线片切线位,了解髌股关节的对合情况。
结果:在计算机导航下成功完成54个全膝关节置换,无神经、血管损伤、骨折、脂肪栓塞等并发症。手术时间为804±15mins/膝,48h出血引流量为5504±60m1/膝。术前、术后HISS评分有高度差别显著性(46±6,92±4,t=23.46,PO.05)。术前、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有高度差别显著性(64°±18°,114°±12°,t=18.27,PO.05:O.7°4-0.2°,0.8°4-0.4°,t内收=1.346:1.1°4-0.3°,1.2°4-0.5°,t外展=1.725:2.24-0.4mm,2.4±0.3mm,Tm=1.543)。术中、术后胫股骨假体的旋转摆位角差别无显著性(4.3°±0.3°,4.2°±0.4°,t=1.667,P>O.05)。髌骨x线片切线位示髌骨关节的对合良好,无脱位和不稳。
结论:术中数字化三维骨模重建可以实时、动态地观察下肢力线变化、膝关节假体旋转对位和软组织韧带平衡情况,并提供几何学和形态学资料,对膝关节进行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的重建,提高了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可重复性,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