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MSI与ICSI实验室和临床结局的比较
【机 构】
: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116033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
【发表日期】
:
2016年8期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广西地区感音神经性聋人群222例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特点,为临床防聋及治聋提供参考。方法 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对广西地区感音神经性聋人群222例采用晶芯(R)十五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进行常见的4种耳聋基因的15个突变位点检测,对未确诊的阳性结果进行基因全序列分析,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 分析广西地区耳聋人群中230例SLC26A4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特点,为临床防聋及治聋提供参考。方法 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对广西地区230例耳聋人群采用晶芯(R)十五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对SLC26A4耳聋基因常见的8个突变位点(2168A>G、IVS7-2A>G、1174A>T、1226G>A、1229C>T、1975G>C、2027T>A、IVS15+5
目的 探讨自发性糖尿病鼠初期听力变化特点。方法 清洁级Zucker Diabetes Fat (ZDF)大鼠分糖尿病肥胖组(fa/fa)10只,对照鼠(fa/+)5只,雄性,7周大小。根据其自发性糖尿病特点将肥胖ZDF大鼠(即实验鼠)分2月大小前为正常期,2月到3月为过度期,3月以后为糖尿病期,分别于2、3、4、5、6月测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短纯音诱发
目的 分析研究广西地区壮族人群135例非综合征性聋常见致聋基因的突变特点,为防聋治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试剂盒对广西地区壮族人群135例以及汉族人群44例非综合征性聋患者基因组DNA的4个常见致聋基因的15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比较壮、汉族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率的差异性。
目的 建立面神经损伤小鼠模型和耳大神经-面神经移植寄养大鼠模型;探讨了耳大神经在面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功能恢复和神经再生方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动物模型建立:耳显微镜下解剖Wistar大鼠左侧面神经,直接切断后缝合建立面神经损伤模型;面神经断端端端缝合建立面神经损伤后端端吻合模型;解剖耳大神经,行面神经断端—耳大神经缝合术,建立面神经-耳大神经寄养动物模型.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填塞生物蛋白胶是否为术后并发蝶窦炎原因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至2016年5月在我科治疗的垂体瘤术后并发蝶窦炎的患者3例,3例患者均因垂体瘤在神经外科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中发生脑脊液鼻漏后均填充止血材料后生物蛋白胶封闭术腔.3例患者于术后一年至三年不等出现头痛,3例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发现蝶筛隐窝区脓性分泌物,粘膜水肿,均行鼻窦CT检查提示蝶
目的 目前临床工作中对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分为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当临床症状不典型时,易与过敏性鼻炎、流行性感冒相混淆,当分泌物中混有血液或患者血糖值偏高时,葡萄糖定量实验易出现假阳性,故目前常用定性诊断方法可能存在误诊和漏诊;部分基层医院条件不完备,多种影像学方法准确性不同,可能存在资源浪费或低效率的定位诊断。本文拟从多角度分析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根据循证医学理论,探讨如何能够提高脑脊液鼻漏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