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区块重力场研究与含油气远景评价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95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闻区块位于我国广东省雷州半岛南部及其东、西两侧海域、琼州海峡中部与东部、海南省北纬20°以北地区,区块总面积7402.751km2.本次采用小波分解技术与单一界面反演技术等,对沉积基底面形态、埋深作了探讨,综合解释后对含油气远景作了评价,认为最有利含油气远景的地区是迈陈凹陷、乌石凹陷,其次为海口次凹.
其他文献
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在建立全球板块构造,勾勒海沟、海岭有辉煌的功绩.青藏高原及邻区地震活动性的研究有助于大陆碰撞过程的研究.震源位置参数可以绘制活动断层和构造边界,研究构造运动过程、陆内俯冲等地球动力学问题,亦是研究地震复发,地震的相互作用所要求的.重新定位的结果还可以用于地震层析成像.
SKS是一种穿过地球内核在核幔边界转换而成的剪切波,根据SKS分裂特性的分析,可以发现地球深部构造上的动力学信息.本文使用的资料是由多个台网的台站记录组成的.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以下简称为NDSN)建立在"九五"期间,全部NDSN有48个台.由于NDSN的台站有些是短周期地震台站,因此建立运行了20年的CDSN(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资料也被采用.本文还使用了全球地震台网((GSN)下属台站的资料
为揭示松潘地块-西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构造属性及其横向变化,为该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中石化公司资助下,本文开展了“松潘地块北缘岩石圈结构及其与东昆仑一西秦岭造山带关系”项目研究。
天体引潮力触发地震的问题已有大量研究,但都是寻找日、月相或潮汐周期、相位与发震时刻的相关性.地震发震前有卫星红外异常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如何将增温异常与天体引潮力方法结合预测地震三维要素,是一个有价值的创新性课题,本文对此作了初步探索.
目前位场反演的方法手段很多,各有其优点和缺点,神经网络也是目前非线性反演方法的研究热点之一.神经网络的模型很多,我们在对位场反演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神经网络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众多的神经网络模型中挑选了误差逆向传播(BP)网络,并对其进行了改进和结构优化.本文主要介绍了带模拟退火的拟BP神经网络在西亚某地区重力资料反演中的应用。
航磁数据是在高空测定的,且往往测量面起伏,数据量巨大.要把它与海平面测量的海磁数据融合,建立三维空间的磁场数据库,就必须找到一种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的向下延拓方法.为此本文介绍了位场向下延拓新方法在海磁数据融合中的应用。
在波动方程数值计算中边界条件的处理是一项重要内容.典型的边界条件有两种:某种单程波方程构成的吸收边界和波沿传播方向逐渐衰减的衰减边界.通过对波动方程数值计算中边界的本质作用和两种典型边界条件特点的分析,本文提出结合两种典型的边界条件来处理波动方程数值计算中的边界问题,既可以节省计算量又可以取得好的效果.波动方程数值计算的边界应当保持波向边界外传播的频散关系.任何频散关系的差异均将导致补偿项(反射波
南海西北部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角区,受太平洋和印度洋板块以及欧亚板块本体围限,其独特的构造条件使区内形变和各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构造现象十分复杂,属全球现今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地壳应力方向的观测结果表明,南海西北部活动构造的应力场受到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在喜马拉雅弧地区碰撞的强烈影响.为了解释边缘海岩石圈的动力学过程,从构造变形、构造应力场以及与周缘板块运动的关系等方面已作过不少研究.但板块的相
本文讨论了新生代时期南海北部的构造运动特征、太平洋板块运动以及火山活动特征,并对地球动力学进行分析。
磁尾爆发性整体流(BBF)事件和亚暴的对应关系,以及BBF事件在亚暴爆发期间和磁层平静时期对磁层能量、质量和磁通量地向输运的重要性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不同的卫星得出的结论差别很大.Angelopoulos等使用多颗非同轨卫星研究BBF事件和亚暴的关系时,认为BBF事件是亚暴爆发期间地向输运的主要机制.如果BBF事件在磁层内YZ截面上的面积为1-2R2H时,BBF事件完成的磁通量和能量的地向输运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