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活性蛋白分子,是脂肪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它在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及脂质代谢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且在血清中含有较高的浓度.我们就脂联素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取得的一些进展简要综述.
【机 构】
:
呼和浩特,内蒙古医院检验科,010017
【出 处】
:
2007全国心血管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专题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活性蛋白分子,是脂肪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它在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及脂质代谢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且在血清中含有较高的浓度.我们就脂联素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取得的一些进展简要综述.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为了解脂肪肝与血液流变学的相互关系,本文对近几年来我院疗养人员查体资料进行了分析.
脑血管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一些已知的脑血管病危险因子并不能完全解释脑血管病的发生.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hcy水平受多因素影响其中以遗传和营养因素为主,营养因素因其词控性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观察120例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旨在了解血浆hcy在脑梗死患者中的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小儿先天畸形最常见的心脏疾病,其发病率在足月、活产的新生儿中是6‰~8‰,在早产儿、死产或流产的病例中发病率更高[1];在国内,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在2.0%~6.0%之间[2].为了解先心病患儿的凝血功能状况,本文探讨凝血谱各参数在先心病患儿中的改变情况,我们对593例先心病患儿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急性冠脉综合征,特别是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是由粥样硬化复合病变出血或破裂引起血栓形成所致.血栓形成的原因较多,其中,凝血机制亢进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其中Ⅹa因子和Ⅱa因子起了重要作用.LMWH由于有着高比例的抗Ⅹa:Ⅱa以及抗凝效果稳定,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不需要静脉滴注,血小板减少症和肝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生率低等优点[1-3],使得它在ACS的抗血栓治疗中具有
高尿酸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使内皮功能失调,高血尿酸还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从而促进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另外血小板激活会启动内、外源性凝血途径,还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较为严重的损伤,进而凝血机制会发生显著变化,最终形成血栓导致血管腔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阻塞.本研究就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生率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对冠心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其活化标志物进行检测,以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1].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对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中CK正常而CK-MB升高的临床意义一直不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这2个指标对ACS患者预后的价值.
许多研究表明,脂质代谢异常不仅和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而且与某些精神障碍也有密切关系[1].国内外文献[2-3]显示,血脂异常和抑郁与自杀有关.不同类型的抑郁症可能有不同的神经生化基础,内源性和非内源性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不同的脂质代谢异常,尚需进一步探讨.我们对内源性和非内源性抑郁症患者血清胆固醇、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进行了分组测定,并和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作一报道.
高脂血症是人体脂类代谢异常引起血脂增高的一种现象,它可使血管细胞损伤,产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加速,并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连琐激活的过程,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形成网络状结构以及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反映而形成血凝块.本研究对261例体检者进行血脂四项(CHCL、TRIG、HDL-C、LDL-C)及凝血三项(PT、APT、T、FIB)检查,以探讨人体血脂增高时,对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肥胖人群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心血管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研究也随之增多[1].本项研究对焦煤集团45岁以上高级知识分子的体脂分布类型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其聚集程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现作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