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先前的实验提示BTXA可以诱导大鼠及家兔颌下腺细胞萎缩、间质增生.国外有研究报道称,大鼠颌下腺细胞损伤和修复中常伴有自噬的发生,但BTXA诱导的腺体萎缩和间质增生是否和自噬有关不得而知.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BTXA 是否会诱导大鼠腺细胞自噬流的改变及其可能的机制. 研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大鼠颌下腺内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light chain3,LC3)的表
【机 构】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先前的实验提示BTXA可以诱导大鼠及家兔颌下腺细胞萎缩、间质增生.国外有研究报道称,大鼠颌下腺细胞损伤和修复中常伴有自噬的发生,但BTXA诱导的腺体萎缩和间质增生是否和自噬有关不得而知.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BTXA 是否会诱导大鼠腺细胞自噬流的改变及其可能的机制. 研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大鼠颌下腺内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light chain3,LC3)的表达和分布情况.采用MTS 法检测BTXA 对大鼠颌下腺细胞系C6(SMG-C6)的毒性作用.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 法检测SMG-C6 细胞中LC3和SQSTM1/p62(sequestosome 1,SQSTM1/p6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激光共聚焦,观察自噬体标记蛋白GFP-LC3与溶酶体示踪剂LysoTracker的共定位情况,评估SMG-C6 细胞自噬流的畅通情况. 研究结果: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TXA可以暂时性的诱导大鼠颌下腺细胞内自噬体数量的增加.当BTXA作用于大鼠颌下腺1 周和2 周时,腺泡内自噬体和自噬体标志蛋白LC3-Ⅱ 明显增多,4 周时开始恢复,注射后12 周和24 周时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MTS 结果显示BTXA对SMG-C6 细胞的毒性作用有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在24 小时内BTXA 对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当孵育时间超过24 小时,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减弱,细胞逐渐恢复并出现生长增殖现象.Realtime PCR 结果显示,BTXA 有诱导p62和LC3 基因高表达的趋势,但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BTXA可以明显增加LC3-Ⅱ 蛋白的表达,而p62 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差异.自噬体标记物GFP-LC3与溶酶体示踪剂LysoTracker的共定位结果显示,BTXA作用于SMG-C6 细胞后,引起细胞内的自噬体数量增多,但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却出现了失共定位现象,提示BTXA 干扰了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 研究结论:BTXA诱发大鼠颌下腺细胞内自噬流的改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TXA 影响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有关.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正颌外科手术设计时患者的头位选择非常重要,而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是具有高重复性的自然头位,本研究的目的则是探讨普通人群站位与坐位下自然头位三维方向上的一致性. 研究方法:招募普通人群共20 名,纳入标准要求个别正常合,无运动系统疾病及外伤史,无面部整形手术史.分别使用3dMDface 系统及激光水平投照法记录其坐位及站位下以自我平衡法获得的自然头位,间隔时间一周.将同一受试两种位姿下的三位照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评价成人自体下颌角前切迹移植替代髁突合并双侧下颌骨倒"L"截骨术和颏成形术治疗双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本文讨论的三大评估指标是:最大开口度(MMO)、面部美学轮廓和气道通气量. 研究方法:从2013年到2017年,10 位平均年龄为26 岁的成年患者接受该术式治疗,均患有双侧关节强直伴小下颌面部畸形,使用术前及术后全景片、数字化三维重建、统一的面部外形照以及最大张口度(M
研究目的:通过体外头颅模型试验,测量基于三维图像关联技术(3D-DIC,Three Dimensional-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搭建的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及跟踪精度. 研究方法:通过3D-DIC 导航系统在3D 打印头颅模型上选取不同分布模式的标记点进行注册,测量定位误差;比较注册点分布不同对于注册精度的影响;于3D 打印头颅模型上模拟LefortⅠ 型截骨线进行截骨,
研究目的:建立一种精确的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 研究方法:选取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需同期修复重建患者,术前应用Proplan1.4 软件进行虚拟手术设计,包括肿瘤切除、腓骨截骨、塑形及最终位置摆放,后将重建好的下颌骨模型进行三维打印,预弯重建板并固定螺钉后再次行CT 扫描,将CT 数据导入Gomagic Studio 16.0 设计截骨导板及固定用钉孔.术中按照截骨导板进行截骨,并根据设计钉孔固定
研究目的:横纹肌瘤(Rhabdomyoma)是一种源于横纹肌组织的罕见的良性肿瘤,分为婴儿型及成人型。 研究方法:本文报道口底咽侧多发成人型横纹肌瘤 1例并对 Pubmed、Embase 及Web ofScience 数据库中报道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结果:72 岁老年男性患者,6年前发现口底区肿物,无痛,体积缓慢增大,近来伴轻度吞咽困难,查体见舌体上抬,咽腔缩窄,口内外可扪及数枚肿瘤结节,最
研究目的:常规认为桡侧前臂皮瓣底部的筋膜层对皮瓣血供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传统制备方法要求制备皮瓣的过程中需携带底部筋膜层,本研究旨在比较筋膜上及筋膜下不同制备层面对皮瓣静脉回流及对术后手部功能的影响 研究方法:共9例头颈肿瘤术后患者接受桡侧前臂皮瓣修补组织缺损,其中4例采用筋膜上解剖层次,剩余5例采用传统筋膜下制备方式,皮瓣制备区通过全厚皮片游离移植覆盖创面,植皮表面加压固定10 天 研究结果:传
研究目的:吞咽是人类基本生理功能之一,口腔癌术后可导致患者吞咽功能受损,严重者可致吞咽障碍。 研究方法:目前国内外吞咽障碍评估方法种类繁多,包括床旁评估、量表评估、影像学评估、吞咽过程中压力或肌电参数测量评估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就国内外口腔癌相关吞咽障碍评估方法作一概括论述。 研究结果:综上所述,吞咽障碍的评估方式非常多样化,医疗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及目的,选用适当方法评估患者
研究目的:运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生物骨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而构建物早期的血管化是其应用的关键因素.本课题组应用基于TiO2 纳米点的光控细胞薄层技术,优化制备了一种新的可转移的预血管化复合细胞片并进一步探索其生物学性能,为组织工程骨组织修复提供基础. 研究方法:悬涂法制备TiO2 纳米点薄膜,将不同比例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和血管内皮细胞(EC)共培养于多种培养基中,接种于薄膜上.免疫荧光技
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1987年到2011年收治的儿童唾液腺上皮源性肿瘤. 研究方法:小于18 岁的病人定义为儿童患者,将1987年到2011年我科收治的儿童唾液腺上皮性肿瘤病人纳入研究. 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2例患者,其中良性肿瘤105例,恶性肿瘤17例.最常见的肿瘤部位是腮腺,多形性腺瘤最常见,占良性肿瘤的91.4%.恶性肿瘤中黏液表皮样癌占47.1%.颌下腺肿瘤均为良性.其中沃辛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