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分析在人工增雨效果检验中的应用

来源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非随机区域历史回归试验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案一基于聚类的浮动对比区历史回归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方法(CA-FCM方法),并与浮动对比区历史回归统计检验方法(FCM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河南省春季6次作业进行评估得出:由于CA-FCM方法采用了聚类分析提高了对比区和影响区相关系数和引入了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作为协变量,提高了作业区自然降水量估计值的准确性,比FCM方法有更高的效果评估效率。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系留气球携带模拟辐射源对闪电活动监测的无线电窄带干涉仪系统进行动态误差标定,对比分析了GPS获取的辐射源仰角信息和窄带干涉仪获取的辐射源仰角信息,并通过计算得出了干涉仪定位的仰角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标定实验中气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GPS定位结果和干涉仪定位结果在线性变化方面大体呈现一致性;大气环境中的电磁干扰等因素对干涉仪系统的误差标定影响较大,这类电磁波叠加在模拟辐射源信号上,使得干涉
利用2008~2010年5~9月的邯郸16个气象站的雷暴观测资料和邢台探测资料,计算与对流发展有关的20种物理量和33种对流参数作为预报因子,开展雷暴潜势预报,探讨雷电灾害防御的科学依据.
利用2008~2010年5~9月的邯郸16个气象站的雷暴观测资料和邢台探测资料,计算与对流发展有关的20种物理量和33种对流参数作为预报因子,开展雷暴潜势预报,探讨雷电灾害防御的科学依据.
利用邯郸市2005年—2008年闪电定位监测资料、1972年—2010年邯郸市16个县(区)地面观测资料和2004年—2012年河北省雷电灾害典型实例汇编,分析了该地区雷暴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开展科学防雷,做好邯郸地区雷电监测、雷电防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邯郸市雷暴日年平均28.8d,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其月变化曲线呈正态分布,7月份达到最高峰,8月开始减少.初雷出现在3月-4月,
本文紧密结合河北省防雷中心2010~2012年进行的“白石山世界地质公园防雷技术研究”和“承德避暑山庄景区的防雷勘察设计工程”,依据它们对防雷的实际需求,分析研究了当地的地理特征、闪电定位资料、雷暴日逐月分布资料、雷暴日风向资料、雷暴日天气系统资料、地质条件以及电磁场强度资料,建立了山地旅游景区雷击分析评估模型,并对这两大山地旅游景区的雷电灾害进行了评估.在对当地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
利用广东电网闪电定位系统和粤港澳合建的闪电定位网两套系统资料对广州地区2011年4月~9月(汛期)雷电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地闪频数逐日/月/时对比度一致性比较好,但从地闪总数、地闪密度空间分布、雷暴日数、雷电流极值和极性等,两套资料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①两套闪电定位系统布置点的不同,其中广东电力部门的闪电定位系统分布于广东各市县,主要服务电力公司电网安全运行,应用在雷
本文利用1971~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根据塔什干低涡定义,分析了塔什干低涡的时空分布特征、移动路径及其对南疆天气的影响.为塔什干低涡天气的短期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为日后相关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基础。结果表明:①1971~2010年,塔什干低涡过程平均每年7.95次,低涡成熟期生命史平均为3.1d,4d以上的仅有13.5%;②4~6月和9~10月是低涡活动的两个高
沙尘天气是沙漠及周边地区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对区域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等危害巨大.监测沙尘天气过程中地表沙粒跃移活动特征,计算野外条件下的临界起沙风速和输沙量对于沙尘天气的研究、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ensit风蚀传感器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中地表沙粒跃移活动监测发现,野外状态下沙粒跃移活动具有间歇性,跃移活动发生时间仅占整个观测时间的21.5%,持续发生跃移活动的最长时
利用乌鲁木齐区域自动站、风廓线雷达(WPR)等加密监测和MICAPS资料,分析2012年3月30日乌鲁木齐东南大风天气过程.结果显示:大风是在500hPa回流型、地面东高西低气压型背景下产生的;大风具有影响范围小、起止突然、风速变幅大和致灾重的中小尺度天气特征;WPR垂直风场显示大风“启动”得益于低空大风动量下传,大风的持续和风速演变与低空水平风场对应较好;市站与柴窝堡、达坂城和乌拉泊气压差值可作
利用1983年07月-2001年09月的ISCCP的云气候资料集中的D2资料集,采用趋势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分析了内蒙古地区总云量、高、中、低云量的时空分布和多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总云量、低云量、中云量呈自西向东依次增多,高云量自西南向东北依次减少的空间分布特征。19年来总体上东部地区总云量呈增加的趋势,中、西部地区呈减少的趋势,并且分析了温度的变化可能是云量变化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