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养蜂促农是举世公认的,发展养蜂在生态文明建设作用是显著的,蜜蜂兴衰同人类存亡是休戚相关的,可遏制人为损害更是拯救蜜蜂当务之急。
【机 构】
:
安徽蜜之源食品集团芜湖市叶金蜂业合作社
【出 处】
:
2017年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蜂促农是举世公认的,发展养蜂在生态文明建设作用是显著的,蜜蜂兴衰同人类存亡是休戚相关的,可遏制人为损害更是拯救蜜蜂当务之急。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全国20个省份1135户农户调研问卷,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了不同地区小麦收获环节的损失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小麦收获环节的平均损失率为4.715%,但不同省份的损失率差异较大;70.48%的调研样本显示小麦收获环节损失率低于5%;异常天气、虫害以及过晚收获对小麦收获环节损失率的降低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播种面积、单产、赶种、机械收获对小麦收获环节损失率的降低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蜂蜜是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越是传统的东西,越是有一些概念理不清楚,譬如,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说法:1、蜜蜂为人类无私地贡献出丰富多彩的蜂产品.2、有白沫的蜂蜜是真蜂蜜.3、不结晶的蜂蜜是真的,蜂蜜结晶是掺了白糖.4、结晶的蜂蜜是真的,不结晶是假的.5、蜂蜜是抑菌的,不会坏.6、巢蜜百分之百的封盖.7、巢蜜水分都是20%以下.8、20%以下水分的蜂蜜不发酵.9、酵母菌是有益菌,对蜂蜜无害.10、蜂蜜
蜜蜂文化传播和科普推广,是蜜蜂产业供给侧改革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开展"蜜蜂科普文化旅游和产业基地参观"是一种新型的蜂产业宣传方式和营销渠道,能够迅速提高蜂产业的健康认知度,促进蜂产业的影响和地位,解决蜂产业市场诚信危机,有利于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本文基于2011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住户数据,运用"真实"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和土地生产率与土地经营规模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农户特征和村级不可观测的异质性后,种粮小农户依旧享有土地生产率以及生产技术效率的优势.我国目前虽然大量农业劳动力外移,但依然有相当比例的劳动力处于隐形失业状态,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特征依旧存在且在短期内不会消失.以小农户为代表的家庭承包经营制仍然是有效的
蜜蜂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蜂业漫长而有精彩的的历史过程中蜜蜂文化始终是中国蜂业发展的灵魂和真正动力,中国蜂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大力弘扬蜜蜂精神,发展蜜蜂文化.
蜂蜜是众所周知的营养保健品,其营养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蜂蜜质量一直是困扰中国蜂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指标蜂蜜、人工浓缩蜜、水蜜等蜂蜜占驻大部分市场,而天然成熟蜜的市场却非常小.本文从生产非成熟蜜的缺点、生产成熟蜜的优势及目前制约成熟蜜市场的因素作浅析,希望能为促进蜂产品行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提供些参考.
本文通过作者亲身经历的蜜蜂体验旅游项目,总结了整个历程,对于广大养蜂地区是个启示,给养蜂发展提供经验,同时对于山区养蜂项目发展也提出来新的旅游、体验思路和建议,对于养蜂项目注入新的思路和概念,为广大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宝贵经验.
辽西做为中国荆条的主产区,每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蜂友及厂商来辽宁采蜜、收密,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辽西荆条的开花泌蜜习性、影响因素以及进场蜂群所需要的条件.对辽西荆条进行了综合分析.
该文对中蜂箱型包括意蜂箱、GN式箱以及传统饲养的圆桶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探讨,并对合格的新型中蜂箱型的设计与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中蜂养殖经济效益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养蜂大国,蜂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但因生产模式落后,蜂产品质量低,困扰着中国蜂业的健康发展.多年来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不前,如何使中国蜂业走出困境,由生产数量大国向质量、效益型强国转变.唯有改变勤取蜜的落后生产模式,提升蜂产品的品质.全行业注重成熟蜜的生产,成熟蜜的经营销售,成熟蜜的消费,使低劣假冒产品退出市场,才能使养蜂生产者和消费者受益,使养蜂生产向规模化机械化转型,使中国蜂行业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