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DNA异倍体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物.癌中心灶DNA倍体类型不同,它明显地影响肿瘤的恶性程度.异倍体肿瘤恶性度高、预后差;二倍体肿瘤恶性度低,预后较好.近来人们研究发现,在二倍体恶性肿瘤患者中,也有一部分病例手术后预后并不好,复发早,术后生存期短.为探讨影响二倍体恶性肿瘤的预后影响因素,本文对78例二倍体恶性肿瘤的癌旁组织DNA倍体特征和增殖活性进行了检测.
【机 构】
:
210009,南京,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DNA异倍体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物.癌中心灶DNA倍体类型不同,它明显地影响肿瘤的恶性程度.异倍体肿瘤恶性度高、预后差;二倍体肿瘤恶性度低,预后较好.近来人们研究发现,在二倍体恶性肿瘤患者中,也有一部分病例手术后预后并不好,复发早,术后生存期短.为探讨影响二倍体恶性肿瘤的预后影响因素,本文对78例二倍体恶性肿瘤的癌旁组织DNA倍体特征和增殖活性进行了检测.
其他文献
晚期喉癌采用根治性手术加放疗后常导致喉功能的丧失,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是近20年来在国际上得到迅速发展的喉癌功能性外科治疗喉功能保留手术方法,它主要包括两种基本术式,即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和环状骨软-舌骨固定术,以及这两种基本术式的扩展应用,即气管-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和气管-环状软骨-舌骨固定术.1959年Majer和Rieder医师首次报道了环状软骨-舌骨固定术(CHP)治疗侵犯
乳腺癌对化疗敏感,常规的综合治疗可使相当部分的Ⅰ、Ⅱ期患者得到长期无病生存,但复发和高危的Ⅱ、Ⅲ期患者效果不佳.提高某些化疗药物的剂量强度,可以提高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使乳腺癌的高剂量化疗(HDC)成为可能.近年来乳腺癌已经成为欧美各国除恶性淋巴瘤之外,实体瘤中接受HDC联合AHSCT治疗最多的病种.为探讨该疗法对国人的疗效和安全性,自1995年6月~199
鼻咽癌放射治疗在我国已有40多年的历史.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60Co和直线加速器陆续投入使用后,照射常规多改为原发灶采用双侧耳前野辅以鼻前野、耳后野和眶下野,而颈部则采用颈前后分隔野和颈侧垂直野的单纯面颈分野、多种照射体位的照射技术.但本文发现此种常规照射方法存在不少缺陷,经过系列研究提出了一新的外照射方案并通过临床试验来进行验证.临床治疗结果提示,改进治疗方案组与常规治疗方案组相比,提高了
CD44基因所编码的是细胞膜表面一组高度异质性的糖蛋白,能与透明质酸结合.CD44V是由于CD44基因转录时,V区外显子变异性拼接方式不同所致.目前已发现16种CD44V,其中CD44V6、CD44V3及CD44V9与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主要表达CD44E(上皮型)和CD44S(标准型),而转移性乳腺癌除表达CD44E和CD44S外,则主要表达CD44V,而且表达多种CD44
本文探讨了累及第二三肝门区的巨大肝癌得以切除的可能性和手术方法,以期扩大手术适应证,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手术疗效.
亚硝酸二环己胺和二环己胺是一种气相缓蚀剂,目前已广泛用于黑色金属制品的防锈方面.为此,对该剂的毒性及致癌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Длисс(1958年)在其报道中将该二制剂列为弱致癌质后,引起了生产和使用单位的极大注意.本文曾对亚硝酸二环己胺有无致癌作用作了初步实验研究,认为小剂量、短时间给药不诱发肿瘤.为了进一步探讨亚硝酸二环己胺及其中间产物二环己胺的致癌作用,又进行了本实验,现将实验结果作一报告
生化法、免疫组化法检测的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与预后关系,已见有较多的文献报道.而RNA原位核酸杂交(RNA 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 in situ,RISH)检测的ER mRNA和PR mRNA的阳性表达是否更有临床与预后意义,本文通过随访,并结合278例乳腺癌中ER mRNA和PR mRNA阳性率与临床各因素、阳性表达与生存期的关系作一报告.
临床使用细胞毒性药物结合细胞因子治疗某些实体肿瘤的研究工作已开展数年.利用腹腔内注入顺铂+IFN-α治疗手术残留卵巢癌或<5 mm癌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于其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本文用顺铂+IFN-α诱导卵巢癌细胞株H0-8910和其转移株PMH0-8910,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比例、抗凋亡基因的表达以及细胞周期的变化,以期探讨某些机理.
胆囊腺瘤不仅少见,而且其组织类型、上皮的构成远较消化道腺瘤复杂,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发生率也高于消化道腺瘤.因其绝大多数腺瘤上皮由化生的胃肠粘膜上皮、化生的幽门腺(metaplastic pyloric glands,MPG)、杯状细胞、潘氏(Paneth)细胞、灶性鳞状细胞样梭形细胞(foci of squamoid spindle cell,SSC)组成,胆囊腺瘤曾被列为化生型和非化生型.199
黄曲霉毒素(AFB)是肝癌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在机体内需要经过酶的代谢活化,才能与DNA大分子结合,导致机体遗传特性的改变,从而引起肿瘤.然而机体自身也有自我保护机制,有些代谢酶能使已激活的致癌物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另外DNA修复酶也能在DNA结构发生错误时,自发的识别、修复DNA上的错误.本文比较了启东肝癌高发家族和对照家族血清黄曲霉毒素白蛋白加成物的水平,以及与代谢酶GSTT1,GST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