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提出了一种处理复杂叶片搅拌桨的新方法,即将镜像流体法(Phys.Rev.E,2005,71,036704)与桨区局部加密结合,应用于湍流条件下斜叶桨多相搅拌槽的数值模拟中.镜像流体法把搅拌桨真实边界切割得到的不完整网格补充完整,求解域扩展到固体区域,真实边界自然淹没在扩展的流场中,避免了不完整网格的影响.其次,由于湍流具有非线性特征,为了满足线性关系指定条件,需要对桨区进行局部加密,使得镜像点大部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100190 江苏省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处理复杂叶片搅拌桨的新方法,即将镜像流体法(Phys.Rev.E,2005,71,036704)与桨区局部加密结合,应用于湍流条件下斜叶桨多相搅拌槽的数值模拟中.镜像流体法把搅拌桨真实边界切割得到的不完整网格补充完整,求解域扩展到固体区域,真实边界自然淹没在扩展的流场中,避免了不完整网格的影响.其次,由于湍流具有非线性特征,为了满足线性关系指定条件,需要对桨区进行局部加密,使得镜像点大部分都置于边界层内,保证其层流特征。通过模拟与文献实验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本新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流场特征、相含率分布和速度分量,可以用于复杂叶片搅拌桨的数值模拟.
其他文献
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规整结构Cu/SiO2催化剂的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计算,通过Wheeler-Weisz准数(W-W准数)研究体系中各组分在规整催化剂中的内扩散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规整结构催化剂涂层厚度和孔径对加氢反应影响较大,催化剂的涂层厚度减小及孔径增大,内扩散判定准数变小,反应速率增大,反应为内扩散控制.在反应温度200℃,压力2.5MPa条件下,测定了催化剂内扩散影响判定参数
利用先进的流场可视化技术--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实现对简单结构微尺度反应器内的均相液-液混合行为的定性及定量的分析与评价,同时利用了CFD模拟手段,揭示了微尺度特殊混合现象和控制混合过程的关键因素.在两种特征尺寸分别为250 μm 与1 mm的T 型通道中,考察了微观混合过程的特点与发展规律.随着混合区雷诺数由10 增大到600,250 μm 通道中会依次形成两种混合模式,即平行流与卷吸流
使用板式换热器,利用船舶动力装置的废热及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为热源,通过过程强化传热技术,主要包括:一种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的耐腐蚀性能和传热性能优异的金属/陶瓷纳米复合涂层以及一种Cr2O3 改性的新型氟化处理功能性传热表面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Fluent 软件对板式换热器中对流侧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对板式换热器结构、板型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改进封装方法,充分利用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
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建立一维模型,该模型包括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组分物料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及流化状态计算模型等子模型.结合某炼厂催化裂化装置现场数据,对该装置提升管反应器进行了详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值求解程序对反应器出口产物分布、温度、压力及气固相速率的模拟计算比较准确,同时对反应器轴向操作参数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和实验的方法对一种新型组合规整填料的液液萃取传质性能进行了研究,选用了甲苯-丙酮-水和乙酸丁酯-丙酮-水两种不同界面张力的物系,分别测试了组合型规整填料和非组合型填料的传质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中等界面张力物系中,新型组合填料与普通填料相比在传质性能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表明,分散相在组合填料内所呈现出的滴膜交替流动过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观察的现象是一致的.
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未掺杂Zn(CPTO)、掺杂1个Zn(CPZ1TO)、掺杂4个Zn(CPZ4TO)对CaTiO3:Pr电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n掺杂量增加,最短Pr-O键和Pr-O的平均键长均变短,基质CaTiO3传递给Pr的能量逐渐增强;同时Pr 净电荷从1.76 e(CPTO)减少至1.69 e(CPZ1TO)和1.62 e(CPZ4TO),意味着Pr3+含量增多,这有助于CaTiO
介绍了γ-CT测量技术基本原理、数字成像公式和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多相流反应工程实验室的137Csγ-CT装置,分析和研究了设计γ-CT装置所需考虑的放射源能量、半衰期、放射效率、放射性活度、探测器和被测对象的质量衰减系数等因素的影响,对比了137Csγ-CT测量气液搅拌釜气含率分布的几种典型结果,叙述了国内外γ-CT在两相流(或多相流)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采用激光透射原理与化工中动态溶解度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278.15K 到308.15K之间氨磺必利在水-丙酮二元溶剂体系(溶剂组成:丙酮摩尔分数为0.2-1.0)中的溶解度,为氨磺必利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基础数据.实验数据采用二参数和Apelblat方程进行关联,拟合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2%.
以INCO法为基础的不锈钢着色技术是目前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方法,但该法颜色不稳定,终点不好控制,目前主要用于低端200系列黑色不锈钢着色,对300系列等不锈钢,实际推广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难.本文以304不锈钢板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发出了一种不锈钢化学氧化着色新技术.着色液以Cr2O3+硫酸为主体,并加入添加剂.为得到稳定颜色,研究采用二次化学氧化着色技术,通过二次微调,能稳定获得黑色、铜色、紫色、蓝色和
实验采用静态总压法测定了一定组成下丙烯酸+酸二元系统从313.15 K到353.15 K的恒温汽相压力数据.实验未直接测得汽液两相组成,而是通过经典热力学和物料守恒来推算得到的.本文采用Modified Peng-Robinson状态方程(MPR-EoS)分别结合NRTL、Wilson和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推算了平衡时汽液两相的组成,同时回归了不同活度系数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MPR-EoS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