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濒危鸟类栖息地的影响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dn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问题之一.随全球气候变化,很多物种的分布区发生了改变,物候期提前或推迟,动物的繁殖、种群变化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以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东亚特有的迁徙鸟类)和海南鵐(Gorsachius magnificus,东亚特有的山地繁殖鸟类)两种濒危鸟类为例,探讨气候变化对其栖息地的影响.基于生态位模型(Ecological Niche Modeling),预测并比较了气候变化对黑脸琵鹭的越冬地和海南鵐的繁殖地的影响及在两种鸟类中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假定没有扩散限制的条件下,黑脸琵鹭的适宜越冬面积区在气候变化下将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Oecologia,2010.164:555-565),而海南鳽的适宜栖息地将会缩减.同时,黑脸琵鹭的适宜越冬分布区中心位置将可能北移.从而,在全球气候变化下,需要整合现有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来加强濒危鸟类的保护管理计划和更合理的选择保护地,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规划必须考虑气候变化影响.
其他文献
山东省动物地理区划属古北界、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具有黄河三角洲、南四湖、东平湖等重要湿地,使山东成为众多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迁徙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