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1991年Iijima发现碳纳米管(CNTs)以来,因其特殊的结构、机械、电子和化学性质,CNTs已成为化学、物理以及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在生物电分析化学领域,CNTs可用作电极的修饰材料,可以加快细胞色素c、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等一些重要生命物质在电极上的电子传递反应速率并用于它们的测定。本文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WNTs)作为修饰材料,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NTs/GCE),研究
【机 构】
:
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武汉 43006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武汉 430205 湖
【出 处】
:
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1年Iijima发现碳纳米管(CNTs)以来,因其特殊的结构、机械、电子和化学性质,CNTs已成为化学、物理以及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在生物电分析化学领域,CNTs可用作电极的修饰材料,可以加快细胞色素c、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等一些重要生命物质在电极上的电子传递反应速率并用于它们的测定。本文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WNTs)作为修饰材料,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NTs/GCE),研究了ACOP在该化学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机理,建立了测定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其他文献
比较了溶胶.凝胶技术和戊二醛交联法将乙酰胆碱酯酶固定在玻碳电极上制备电流型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不同条件下对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技术固定酶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稳定性和重现性。
纳米荧光颗粒量子点及碳纳米管作为新兴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特性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青睐,在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研究中也获得的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本课题组近两年来在基于纳米颗粒及碳纳米管的生物传感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
以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前驱体,首次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溶胶-凝胶壳聚糖/二氧化硅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的安培型L-乳酸生物传感器。在普鲁士蓝(PB)修饰的玻碳电极(GC)表面用杂化复合膜以夹心法固定乳酸氧化酶(LOD)。考察了各种实验变量如酶的用量、DH、温度、工作电位等对生物传感器响应电流的影响。研究了传感器的分析特性和动力学参数,测得在引入碳
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然后进行电化学聚合普鲁士蓝,进行H2O2检测。循环伏安结果显示普鲁士蓝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具有很强的H2O2催化能力,可以用来检测H2O2。
pH敏感性材料是一类重要的智能型材料,它可以通过外部或反应体系本身的pH变化,实现反馈控制酶活性或药物的释放和关闭,从而有目的地调节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达到保证在最佳条件和地点进行酶催化反应或释放药物,在某种意义上实现反应或治疗智能化。本文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将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壳聚糖(mPEG-g-CS)沉积到金电极表面,利用循环伏安(CV)、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等电化学手段考察了mPEG-
本文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在水相体系条件下,以2,4-二硝基苯酚为模板分子,以硅胶为载体,在其表面合成了2,4-二硝基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薄层。静态吸附实验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此表面印迹聚合物SiO2-MIP对模板分子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选择性能。将合成的SiO2-MIP作为固相萃取的填料,用于实际水样中2,4-二硝基苯酚的萃取分离,加标回收的回收率达到92%以上,RSD在5%以内。
采用均匀实验设计法,对人工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网络运行参数。用偏最小二乘法与BP人工神经网络联用辅助紫外光谱法,不经分离同时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3种氨基酸。
采用酸性乙醇浸提翅果油树叶片中生物碱,硅胶柱层析纯化,所得生物碱对7种细菌和3种真菌进行抑茵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翅果油树叶片中生物碱对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青枯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茵;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和四种青枯菌(OD1、DB1、DC1和M5)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60、320、160、160、320、160和160 μg/m
本文研究了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新型卟啉吡啶季铵盐-氯化5-[4-N-(对氯)苄铵基吡啶基]-10,15,20-三(4-N-吡啶基)卟啉对Cu(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pH 3.2时卟啉与Cu2+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28 nm,试剂与Cu2+ 络合比为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105 L·mol-1·cm-1,铜含量在0~1.0 μg/10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研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与DNA的相互作用,探讨SOD1的获得性新功能,对理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荧光显微镜系统研究了DNA加速SOD1形成的聚集体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