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SiO2/Ce0.4Zr0.6O2三效催化剂热稳定性研究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2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Pd 纳米溶胶出发,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成功制备具有壳核结构的Pd@SiO2 纳米溶胶,采用浸渍法将该Pd@SiO2 和Pd 纳米粒子负载于共沉淀法得到的Ce0.4Zr0.6O2 固溶体上,制备Pd@SiO2/Ce0.4Zr0.6O2 和Pd/Ce0.4Zr0.6O2 催化剂,并考察了两催化剂分别经500 和900oC 高温处理4 h后的三效催化活性,表明Pd@SiO2/Ce0.4Zr0.6O2 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
其他文献
由于具有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氧化铝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吸附分离等领域。目前,人们采用以介孔炭材料[1]或炭气凝胶[2]为硬模板,或者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3]及有机溶剂[4]等方法合成具有不同形貌的氧化铝纳米材料,然而上述制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并且有机溶剂及表面活性剂会造成环境污染,因而限制其工业应用。
本文采用高温高压一步合成法制备了具有大比表面积、大孔径的介孔SBA-16 分子筛,通过稀土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改性后负载钴用于苯(1000 ppm)的催化燃烧.结果表明,SBA-16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孔体积,其中180℃下处理的SBA-16 的比表面积达到472.1 m2/g,孔体积达到0.69 cm3/g.Ce 改性后的Co/SBA-16 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其中当Co/Ce 为18
采用乳液与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再分别采用普通干混法和胶晶模板法制备了不同织构的氧化铁系列脱硫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所制备的脱硫剂进行了评价,研究了织构对氧化铁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孔径对脱硫性能有显著影响,150-200 nm 范围的大孔利于脱硫。
铈锆固溶体CexZr1-xO2 比氧化铈CeO2 具有更高的氧储存能力和热稳定性,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催化材料[1]。直接阴离子交换法(DAE)[2]是一种利用前驱体HAuCl4 的带负电荷的金物种和载体的羟基物种进行阴离子交换来制备负载型纳米金粒子催化剂的方法。
通过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d 掺杂量的CeO2-ZrO2-Nd2O3,并对其进行了BET、XRD和H2-TPR 表征以及储氧量的测定.BET 的结果表明不同Nd 掺杂量的样品具有不同的比表面积和孔容.XRD 的结果表明600℃焙烧的所有样品均形成单一的CeO2-ZrO2 立方相固溶体; 而1000℃焙烧后的样品,低Nd 的样品仍表现为CeO2-ZrO2 立方相,当Nd 的量为20 mol%时,样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TiO2-MO 复合氧化物TiO2:MO = 9:1 (MO = ZrO2,Y2O3,CeO2,Cr2O3),并以此为载体采用等孔体积浸渍法浸渍(EA)2Pt(OH)6 得到Pt/TiO2-MO 抗硫型柴油车氧化催化剂,运用N2 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本系列催化剂样品中,TiO2-Y2O3 复合氧化物织构性能最好,相应地,Pt/TiO2-Y2O3 催化剂
汽车作为重要的运输手段,已成为现代文明的象征。但是,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发动机排放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合物(NOx)在三效催化剂(TWC)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无害的CO2、H2O 和N2 [1]。本文分别用共沉淀法、分步沉淀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了CeO2-ZrO2-Al2O3 材料,并以此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单Pd 三效果催化剂。结
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的介孔分子筛SBA-15、含铝Al-SBA-15 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湿式浸渍法制备Pt/SBA-15、Pt/Al-SBA-15 催化剂,进行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C3H6-SCR)低浓度NO 的试验研究.并采用X 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X 光电子能谱(XPS)、核磁共振(NMR)、程序升温氧化(NO-TPO)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t/SBA-15
介孔Beta(HM-Beta)同时具有微孔沸石和介孔材料的双重优势,将其应用于低浓度易挥发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催化燃烧中,效果显著.例如1%Pt/HM-Beta 在195℃时甲苯(1000 ppm)的催化燃烧转化率可达到98%以上,比相同条件下工业Beta(Ind-Beta)担载Pt 催化剂(1%Pt(R)/Ind-Beta)所需反应温度降低2
本文根据S在Pd 催化剂表面的累积量和Pd 的残留量,利用外推法评估了天然气催化燃烧催化剂寿命并初步建立了催化剂寿命的(S 中毒和贵金属流失)评价分析方法,使实验室评价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