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和谐图书馆的构建

来源 :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im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命题,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不仅需要有限的物理空间,更需要无限的精神空间,而且只有扩展无限的教育空间才能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学校图书馆正是构成这种无限教育空间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外许多名人大家成功的重要途径就是图书馆。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图书馆,在育人方面发挥的功能却非常小,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一方面,由于教育经费投人的不足,许多学校尤其是许多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名存实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升学至上,分数至上,课外阅读可有可无。另一方面,也和我们图书馆的无作为有关,许多图书馆为教育教学服务不到位,在学校工作中的分量偏低,无作为也就没有地位。所有这些不仅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非常不协调,也与教育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构建和谐图书馆不仅非常紧迫也非常必要。文章提出以下观点:和谐的外部环境是和谐图书馆构建的基础,和谐的管理环境是和谐图书馆构建的主体,人文环境是和谐图书馆构建的关键。
其他文献
汉字的教育,尤其是对儿童的汉字教育,在继承和发展汉字文化方面担当着非常艰巨的任务,这项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儿童时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培养和教育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已被许多家长所认识并竭力实施,如教儿童识字、算术、书法、绘画、音乐等等。儿童学习汉字可以同时开发其左右脑功能,而书法学习既可以学习汉字,还可以锻炼儿童的体力、毅力和艺术创作和欣赏能力等等。此外,汉字文化传承的前提
张寒儿童汉字教育(简称“儿童汉字教育”),是张寒在总结了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和现代已流行的各种汉字教学法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创造出的一种儿童汉字教育体系。我们把它称作儿童汉字教育,是因为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读汉字的方法,而是借助汉字和汉语,通过一系列的教材和教法,在快速识字、阅读的同时,对儿童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场关于反思中国语文教育的讨论席卷全国,语文教育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已经超越了教育科研课题的范畴,一跃而成为关系到全体中国人语文素养和文化传承的大事。面对建国半个世纪母语教育中”少、慢、差、费”的积弊,众多语文教育改革课题竞相兴起,各领风骚。中央教科所戴汝潜研究员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在全国独辟蹊径,开展了汉语识字教育科学化研究,他带领课题组更新理念、建构体系、编制教材
对外汉语教学中不难看到,母语不同的外国学生的汉字习得过程往往是不同的。他们识字的方法以及对所学的每个字的音、形、意的掌握常常差别很大。这无疑反映了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形成的认知方式与过程的差异。如何根据外国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进行识字教学,是值得认真探讨和研究的。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以印欧语为母语的外国学生。
我编写的2700多字的《爱我中华识字歌》,包括了2500多个最常用汉字,以及由这些字相互组成的近四万个词和三千条佳句,五六岁小孩在三四个月的时间内(100个课时)就能认识,这超过了小学六年的识字量和大学阶段的词汇量,使学生从中华文字到中华文化到中华文明受到熏陶和影响。这更适用于外国人学汉语。已经实验证实。这是汉语学习的观念、方法和教材的根本性变革。研究和译解汉字密码,使得汉字成为世界上最好学的文字
在语言学、文字学中,符号与信号是这两个学科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我说语言不是符号,而是信号,有人表示不理解。从他们接受的知识中,一直认为语言是符号,文字也是符号。索绪尔说:“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显然,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符号的形体进人人的视觉,是其形体“播送”出来的视觉信号被人的眼睛所接收,人们一转身,视觉信号已经消失,而符号的形体没有消失,仍然在向看到它的人“播送”视觉信号。由此可知,
广义的"广告"包括广告的过程(即广告传播过程)和广告的外在形式(即广告作品)两个层面.但不管从哪一个层面来看待"广告",也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广告",如果以传播学的眼光来进行审视,我们都能够找到其共同点--信息.本文研究内容:一、信息、广告信息的度量理论及其局限,二、设定广告信息度量方法的逻辑起点,三、广告信息单元,四、广告信息度量方法举隅,五、如何增大有效广告信息量。
本文通过分析2002年春节晚会被策划的真实,仪式与情感宣泄以及浓郁的商业气息。姓的口味越来越高了,研究在特权与金钱准人原则主宰下的晚会,其实已经宣告了大众共同参与的平民狂欢的乌托邦形态的削融。
本文通过对目前学校在网络教学和设备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体解决方案:数字化多网合一的教学与管理系统。并对这一系统的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文从建设、配备、管理、使用、研究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构建中小学新型校园数字网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