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太湖沉积物和营养盐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 :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02年现场调查资料,选择擅长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的GIS平台,分析了太湖沉积物丰度、粒度、有机质、总氮及总磷的空间规律。结果表明,太湖底泥具有湖西分布空间大且泥层较厚,沿岸区大于湖心区的总体分布。全湖77.6%的面积为0.1m厚度以上的淤泥所覆盖,泥深最大达9 m以上;全湖底泥平均厚度为0.82 m,总蓄积量约19.21亿m3。沉积物粒径空间差异明显,西湖区颗粒相对较小;马山东南的无泥区和南湖心的东山西侧区域都大面积分布着大粒径沉积物.有机质和氮的分布规律非常相似(相关关系r>0.8),主要在梅梁湖、东太湖和东部沿岸含量较高。磷的空间分布相对均匀,大部分湖区含量在0.4~0.59·kg-1左右,仅在竺山湖和梅梁湾北部较小区域出现较高的磷含量。研究还表明:湖流、入湖河道和古河道分布是太湖底泥和粒度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水产养殖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是导致营养物质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近年来,雾霾频发,多项研究表明雾霾空气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本研究采用可培养与免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揭示北京空气颗粒物相关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组成及在空气颗粒物中的分布,探讨空气细菌群落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收集并保藏空气微生物资源.本研究采集了北京地区秋冬季节的三种不同粒径的空气颗粒物样本(PM2.5、PM10、总悬浮颗粒),通过可培养的方法分离菌株716株,归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
海岸带是由海洋向陆地的过渡地带,具有较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本研究以海岸带典型盐生植物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将采集于连云港海岸带的植物根际土壤样品进行分离,分离和纯化后得到48株放线菌,基于形态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分离的放线菌包括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戈登氏菌属(Gordonia)、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微杆菌属(Mi
为了充分了解青海茶卡盐湖中嗜盐碱芽胞杆菌资源及其产酶多样性,采用3种培养基,通过可培养方法从青海茶卡盐湖样品中,共分离到110株嗜盐碱芽胞杆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得出菌株为芽胞杆菌10个属的41个种,它们与最近匹配模式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在96%-100%之间,以芽胞杆菌属为优势菌,共计25种83株;存在6个潜在新种.3种酶筛实验结果表明,87%
为了解大栏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中曲霉菌的种类情况,从福建省福清市渔溪镇基地和福州市永泰县基地采集了106份垫料样品,分离其中的曲霉菌,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菌株,采用菌落与菌体形态学,结合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 表明,这些曲霉菌菌株分属于6个种,分别鉴定为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亮白曲霉A.candidus、杂色曲霉A.versicolor、土曲霉A.terreus、
为了解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中芽胞杆菌的分布状况,2012年6月从该保护区的黄岗山顶部、中部、底部和桐木关、挂墩、大竹岚等6个地点采集土样75份,用80℃水浴加热、稀释平板法进行芽胞杆菌的分离,并用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方法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从土样中分离出芽胞杆菌418株,鉴定为8个属、42个种,其中Bacillus属的最多,有20种,Paenibacillus属、Lysini
为了研究饲料微生物发酵床中粪臭素的分布规律,对不同深度的饲料微生物发酵床垫料样品和不同时期的猪粪样品中粪臭素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样本间的差异.分别称取1g各猪粪和垫料样品,采用甲醇提取猪粪和垫料样品的粪臭素,制备成测试样品,在0.9 mL各测试样品中加入内标0.1 mL粪臭素标准品(浓度为2 mg.mL-1),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样品进行粪臭素检测.对照粪臭素内标的相对峰面积为1021
巢湖是我国严重富营养化的湖泊之一,非点源污染,如巢湖周围池塘,已成为巢湖富营养化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巢湖周边池塘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巢湖周边池塘总体水质处于严重污染状态,无Ⅰ、Ⅱ类水质池塘,Ⅲ类水质池塘占0.71%,Ⅳ和Ⅴ类水池塘占99.29%;巢湖周边池塘主要污染物是总氮、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农田面源污染、村落生活污染物的排放、植物秸秆的分解腐烂和养殖业是导
本文以有“百湖之市”之称的武汉市为例,分析了城市湖泊水环境安全问题提出的背景,阐明了城市湖泊水环境安全的内涵,运用PSR模型构建了城市湖泊水环境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实例评价其安全等级,最后结合武汉市的经验提出了城市湖泊水环境安全保障的对策。
受多种因素影响,滇池外海北部水域为蓝藻富集区.本文调查研究了蓝藻生物量季节性变动规律,对本区域原水(不过滤)和净水(过滤了藻类)中N和P含量的变化也进行了监测.目的是研究蓝藻季节性消长对水体N和P含景的影响.结合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4~11月为蓝藻水华爆发的时段,其中以5~9月最为严重.通过分析,水体N和P含量随蓝藻生物量呈现相应变动规律,水体叶绿素和TN、TP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一直是滇池治理的难点之一。由于流域人口密集,土地利用方式复杂且强度大,降雨集中在5~10月之间,导致面源污染的总量、输移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至今没有较准确的定量描述。本文通过对面源污染过程的分析,将面源污染问题描述为与原因、动力条件和影响因素三类要素。其中,原因指积累于土壤表面,能够被暴雨径流携带的污染物含量水平。动力条件包括暴雨径流冲刷和地下水解吸两种,是产生面源污染的条件。影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