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苯腈急性中毒小鼠毒性及兔生化指标变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一届亚太急危重症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ru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溴苯腈经口急性中毒小鼠毒性、病理结构及兔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 方法:观察胃灌(ig)不同浓度溴苯睛后小鼠行为变化并测定小鼠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ig溴苯腈后取小鼠肺脏、肝脏、心肌、骨骼肌,观察其光镜及电镜超微结构改变;测定兔溴苯腈急性中毒前后不同时间点血胆碱酯酶(cHE)、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变化。 结果:溴苯腈经口急性中毒小鼠LD50为245.6mg/kg;光镜下可见肺充血、水肿,肝脏充血,骨骼肌萎缩与断裂并存,电镜下可见骨骼肌肌丝溶解,结构模糊不清。免经ig溴苯腈后血清CK逐渐增高,12h后达高峰(P<0.01),36h后血清CK恢复正常,中毒前后肝功能、全血胆碱酯酶(TCHE)、血浆胆碱酯酶(PCHE)、血清LDH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溴苯腈属中等毒性除草剂,急性中毒可对肺脏、肝脏、骨骼肌等造成损伤。但肝功能无显著性改变。溴苯腈急性中毒引起骨骼肌溶解、断裂并导致血清CK增高,故认为血清CK升高是溴苯腈急性中毒诊断的检测指标,推测CK升高的程度可能为判断溴苯腈中毒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猝死的原因、临床特点、病理基础,从而早期诊断,有效防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猝死患者的临床尸检病理资料。 结果:13
会议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生严重低钠血症的发病原因,总结诊疗体会。 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2年4月~2003年3月收住的18例心脑血管病患者合并严重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会议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的心血管急症,病情危重,症状复杂,极易导致误诊,及早诊断并合理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91年
会议
目的:探讨液体静脉给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可行性并评估安全性。 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一次性无菌充氧器插入输液瓶中,在4h内滴完,应用前后观察血氧
会议
目的:探讨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关系。 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120例,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IL-18浓度,比较不同组间IL
会议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抬高各形态与早期溶栓的评价。 方法:按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ST段抬高分类:“下弧型”、“上斜型”、“上弧型”与胸痛时间、心肌肌钙蛋白Ⅰ
会议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灯盏花注射液,对照组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加丹参注射液,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
从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种内杂交子H2J3的子实体上单孢分离培养得到F1代52个单核体菌株,将F1子代及亲本(H2,J3)等所有供试单核体菌株的菌丝体两两配对培养,采用核荧
目的:对应用大剂量白蛋白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方法、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04年3月应用大剂量白蛋白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脑干功能障碍患者36例。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XNJ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 方法:测定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醒脑静治疗前后血浆ET和NO含量的变化,并与同期门诊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