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以标取胜战略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安徽省科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是推动全社会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活动,是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是现代农业的技术支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针对目前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着手健全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和旅游标准化体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其他文献
我国中部地区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但经济水平欠发达,农业科技投入偏低,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尚未发挥明显作用,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障碍.加快中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调整农业人员结构,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农村创新型科技人才,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促进“中部崛起”.
县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把发展县域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上,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知识经济依赖于高科技创业企业的不断涌现,而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则需要有良好的创业环境作保障.从全国范围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蓬勃发展给中部崛起以启示.本文以高科技创业环境为研究主题,以武汉、宁波、深圳、襄樊、孝感五个城市的高新区和高科技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这些城市的高科技创业企业进行调研,以统计分析为研究工具,对五城市的高科技创业环境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
以安徽省为例,对安徽省淮河流域建立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行分析,重要性表现在:建立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对全国粮食生产大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对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必要性体现在:建设粮食主体功能区是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论证淮河流域建立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可行性:农业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我国具有巨大综合效益的跨世纪特大工程.如何在取得工程效益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三峡地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三峡工程完建后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三峡地区的资源优势现状,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实现三峡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中国人和犹太人是世间公认的最勤奋人种,中国企业的员工骨子里缺少偷懒基因,也必然是世界工厂最勤奋的劳动力.至少在中国和以色列,即便存在员工偷懒,其诱因也不在员工本身,而在于制度安排.一套好的制度文化,就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将企业文化价值有效地转化为文化资本.而文化个性改进系数λ既是对员工偷懒内疚系数g的扬弃,更是对文化资本战略管理成果的客观检验.
我国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和发展科技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研究中国科技文化发展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扣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与经济文化、政治文化、人文文化、生态文化协调发展的先进科技文化体系;我国科技文化建设和发展应遵循先进、和谐、创新、前瞻、特色、开放、效益、系统等原则,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
民生科技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术语,正逐渐受到社会各方面,尤其是科技界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空前关注民生问题、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背景下,民生科技服务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也成为引领和支撑中部崛起的关键.中部地区应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并充分发挥其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
文章主要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世界范围出现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迭起,而90年代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取得率先发展,以致使中部地区在经济、社会、产业等方面日益拉开同东部差距的翔实原因和内外背景着眼,紧紧围绕国际大趋势下的产业集群与我国中部老工业基地能量及重组、产业集群的软硬要素整合与我国中部崛起的科技主体形造、文化经济的地域跨越推广与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和管理改革、文化经济的本体扩容潜移与科技创新激励渠道和运作
中部欠发达地区技术扩散,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实现“两个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建设“两型社会”、扩大劳动就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技术体系、信息中介、政策环境及企业能力,所存在的问题是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较差、技术基础薄弱、人力资本平均水平偏低、金融市场跟进较缓慢.促进技术扩散,要发挥政策调控作用,完善金融资本市场,建立技术扩散通道和高效中介机构,培养和引进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