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寻常型银屑病(以下简称银屑病)患者的发病与其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红细胞CR1 (ECR1)分子数量、基因多态性及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实验对象: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8例,其中男性14人,女性12人;年龄15~60岁,平均33±岁;病程1周至40年,平均7.67±年;进展期11人,静止期或消退期15人.所有患者不伴有其它急、慢
【机 构】
:
沈阳军区总医院 沈阳,110016 解放军第302医院检验科
【出 处】
:
第十三届全军皮肤科学术会议、第二届武警部队皮肤科学术会议、第十二届沈阳军区皮肤科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常型银屑病(以下简称银屑病)患者的发病与其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红细胞CR1 (ECR1)分子数量、基因多态性及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实验对象: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8例,其中男性14人,女性12人;年龄15~60岁,平均33±岁;病程1周至40年,平均7.67±年;进展期11人,静止期或消退期15人.所有患者不伴有其它急、慢性疾病,最近3个月内未接受过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等系统治疗.正常对照组28人,年龄18岁~60岁,平均34±岁.研究方法:1.EIIAF测定:采用EIIAF快速检测方法;2.ECR1测定: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ECR1基因多态性测定:PCR法.结果发现寻常型银屑病患者EIIAF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者ECR1数量显著低于正常健康人群(P<0.05);ECR1数量变化与EIIAF的变化密切正相关.寻常型银屑病E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低表达基因L点突变率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差异(17.3% VS 10.7%,P=0.322),基因多态性分布(HH:73.1%,HL:19.2%,LL:7.7%)与正常人(HH:85.7%.HL:7%.LL:7%)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32).说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及其活性的降低系后天因素引起.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下降可能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异丙肌苷和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颜面部单纯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患者采用异丙肌苷片1 000 mg每日3次E1服,共服7d;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昔洛韦片300 mg,每日2次口服,共服10d.用药后第3、6和10天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共入组病例144例,全分析集(FAS)分析138例,符合方案集(PPS)分析137例.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和疗程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1000 mg3次/日口服,共服7d;对照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300mg2次/日口服,共服10d.用药后第3、6和10天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PCR法对138例带状疱疹患者皮损疱液中VZV DNA载量进行检测,结果 共入组138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止疱、结痂时间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目的 观察小鼠的组织工程皮肤异体移植后的生长情况和免疫排斥反应。方法 取BALB/c小鼠腹部皮肤,去毛后分离表皮、真皮细胞后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将构建好的组织工程皮肤异体移植BALB/c小鼠,定期观察组织工程皮肤生长情况。检测不同时间移植的异体组织工程皮肤存活情况及免疫排斥反应。同时移植同体和异体BALB/c小鼠皮肤作为对照。结果 移植的异体组织工程皮肤1周即与周围BALB/c小鼠皮肤组织融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