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语为母语失歌症者对音乐音高的加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调性音乐中,对音高的知觉直接影响着个体对调性音乐的创作、表演以及欣赏活动。先天性失歌症(Congenital amusia,简称失歌症)是一种对音乐音高变化的加工障碍。无法识别音乐音高细微变化是失歌症音高障碍的核心。已有研究表明,声调语言背景对个体音乐音高的加工具有积极影响。然而,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以汉语为母语的失歌症者在加工旋律轮廓存在障碍。该结果暗示,声调语言背景似乎不能弥补失歌症的音高障碍。那么,这种对旋律轮廓加工的障碍是否也出现在以汉语为母语失歌症者对音乐音高分辨上?如果是的话,失歌症者是否存在音高加工的促进效应?为了考察这些问题,本实验通过两个纯音配对的分辨任务探讨失歌症者对音高差异的辨别能力。同时,本实验还通过由四个纯音组成序列的分辨任务考察失歌症者对音高加工是否存在促进效应。本实验包含11个失歌症者和11个控制组被试。在两音配对实验中,刺激材料包含80对纯音。其中40对包含相同的两个音,另外40对包含不同的两个音。第一个音的频率值包括以下几种:C3(131Hz)、C4(262Hz)、C5(523Hz)和C6(1047Hz)。在不同音高配对中,音高的变化发生在第二个音。它们可能比第一个高或低0.5个半音、1个半音、1.5个半音、2.0个半音和2.5个半音。刺激以伪随机的顺序呈现。在四音序列任务中,80个刺激也以伪随机的顺序呈现。音高变化距离和方向与两音配对任务相似。二者之间主要的不同在于,在四音序列中,音高变化出现在第三个音。这种音高变化意味着,作为知觉的参考音,第一个音被重复两次。实验结果表明,以汉语为母语失歌症者不仅显示出对两音配对的分辨障碍,而且对四音序列的分辨也低于正常被试。同时,尽管失歌症者对四音序列的加工优于两音分辨,但这种提高并不意味着促进效应,而是来源于额外的参考音以及更多的音高变化线索。本结果暗示,声调语言背景似乎不能弥补失歌症者对音高辨别的缺陷。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找出医院应急管理薄弱环节,制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医院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降低灾害风险发生率。方法利用德尔菲法筛选风险事件,借助Kaiser模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差异,以及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为临床精准诊治提供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
高血压患者必须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氧运动和终生服药,才能控制血压、消除危险因素、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延缓
<正>顽固性蛋白尿是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临床表现,不少肾炎患者在水肿基本控制之后,常遗留蛋白尿难以消退。根据临床症侯,应责之脾、肾两脏,属脾肾俱虚。笔者在1987年至19
会议
龋齿(又称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牙菌斑、食物和牙所处的环境,龋齿时的牙体硬组织的改变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