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湿地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研究

来源 :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p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人工浮床法研究了野生稻、香根草和风车草3种湿地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实验水体中均能较好的生长,并能有效降低水体总悬浮物和叶绿素a含量,香根草和风车草的效果比野生稻好。水体溶解氧浓度则先降低后迅速回升,并显著高于CK,其中以风车草的增氧效果最好。3种植物对水体中总氮和总磷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野生稻、香根草和风车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最大TN去除率分别为71.3%、82.3%和83.7%,最大TP去除率分别为74.9%、89.3%和85.6%。比较上述实验结果,3种湿地植物中风车草净化能力最强,香根草次之,野生稻最弱。
其他文献
土壤性能和土壤微生物是再生水灌溉对环境安全效应评价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模拟实验,以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生产的再生水浇灌大豆为例,分析了收获期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类群变化。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肥力,表现有机质和有效磷显著增加;土壤重金属铅、镉含量相对清水和土壤本底无明显增加,但土壤溶液电导值(EC)增加显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盐度累积;在土壤微生物方面,再生水灌溉使土壤细菌数
运用AnnAGNPS模型(Annualize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Model)对柴河上游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模拟估算,并通过实地监测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模拟流域上下游水质污染负荷总量及浓度变化,适合在该流域使用。运行结果显示模型模拟对总氮效果较好,对总磷的模拟结果较差。同时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该地区8月份农业非点源污染负
本文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分析现状,从浏阳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一个依托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以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为支撑,实现加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途径。
建立了土壤中有机氯(六六六4个异构体,滴滴涕5个异构体,四氯苯胺、六氯苯、七氯、五氯苯胺、五氯硝基苯、百菌清、环氧七氯、艾氏剂、狄氏剂和异狄氏剂共19种)农药残留量的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SPE—CGC)分析方法。方法:以石油醚—丙酮混合溶液作提取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样品。然后用SPE C18固相萃取小柱快速净化提取物。采用OV-1701弹性石英毛细管(25m×0.25mm×0.5μm)气相色
针对目前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中重金属锌定值中存在的不足,通过GIS大面积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确定了呼和浩特市盐化潮土和潮土表层重金属锌的地球化学基准值。结果表明,Zn在盐化潮土和潮土中的基准值比较接近,分别是61.01mg·kg-1和60.09mg·kg-1。本研究不仅可以为完善国家标准和制订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也可以为开发绿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Pb及Pb-Cd复合污染土壤添加EDTA(乙二胺四乙酸)对小藜生长和转运、富集Pb、Cd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EDTA对小藜的生长有抑制作用,Pb及Pb-Cd复合处理下EDTA最佳添加浓度均为2.5mmol·kg-1,此时小藜对Pb的转运系数达2.66和2.41,富集系数达1.51和1.82,分别比对照提高554%,493%,8431%和2367%;对Cd的转运系数达1.8
大庆及周边地区属于松嫩低平原,潜水位过高是大庆及其周边地区土地盐碱化与形成次生盐碱化的根本原因。大庆石油开采填注深层承压水,不仅出现深层地下水大漏斗,还助长了浅层水位持续提高,形成加剧土壤盐碱化和严重破坏地质环境的双重危害;实践调查和实验数据表明,处于低平原带的盐碱地区打30~40m潜井开采浅层地下水是正确和可行的,工农业改用潜井采水可使潜水位下降5~10m,其治理土地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地的特殊效能
通过盆栽试验从野生和栽培的植物中筛选具有吸收重金属Cd、As和Pb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超富集植物,结果表明重金属Cd、As和Pb处理对所选的4种植物的株高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皱叶狗尾草和百喜草的生物量,As胁迫显著降低辣蓼的生物量。4种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临界指标含量,辣蓼地下部Cd含量、香根草地下部Pb含量和皱叶狗尾草地下部Pb含量超过临界指标含量,具有修复污染土壤的潜能。
异化Fe(Ⅲ)还原微生物是厌氧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主要微生物类群,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可以利用Fe(Ⅲ)作为末端电子受体而获得能量。在厌氧环境中,土壤Fe(Ⅲ)异化还原是影响碳、氮、磷及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因素。本文对Fe(Ⅲ)异化还原在环境中的作用做了评述,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有关Fe(Ⅲ)还原环境效益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采用15N示踪法和差减法结合,对浙江嘉兴市3种氮素水平菜田-菜稻轮作田、低龄保护地(3年)和高龄保护地(10年)的氮肥利用、损失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随着土壤氮素水平的增加油菜生物量呈增加趋势。但干重先增加后降低,油菜含氮量随土壤氮素含量的增加和氮肥的施用量呈增加趋势。根据差减法计算的氮肥利用率随土壤氮素含量的增加呈明显降低趋势,相反损失呈明显增加趋势。差减法氮肥利用率为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