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式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远期预后的临床观察

来源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5年推拿分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蛙式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远期预后与近期预后之间的差异,评价蛙式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30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以治疗结束时的疼痛情况为近期预后,以治疗结束后1年的疼痛情况为远期预后.远期预后与近期预后的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近期有效率93.3%,远期有效率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蛙式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远期疗效与近期疗效无不同,蛙式扳法能控制骶髂关节源性腰部疼痛症状达1年之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延缓周围神经损伤后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效应和途径.方法:将失神经支配的家兔90只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42只、模型对照组42只和正常组6只,手法治疗组给予按揉法治疗,模型对照组与正常组不做处理.分别在造模后第1、2、3周和第1、2、4、6个月逐月各取1小组6只家兔检测腓肠肌肌电图、腓肠肌收缩力、收缩位移.结果:手法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收缩力和收缩位移均大与模型
目的:通过观察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以检验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推拿试验组和针灸对照组.试验组以规范的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在治疗结束后1周和治疗结束后的2周分别统计疗效.结果:推拿试验组的近远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93.33%;针灸对照组分别为83.33%、87.67%,两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目的:探讨不同的脊柱节段对应的儿童抽动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提供临床治疗的一种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确诊为小儿抽动症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脊柱X线特征.结果:运动型抽动症以颈椎关节异常为主,颈椎寰枢关节左右不对称占89.4%(68/75),颈椎生理曲度异常86.4%(63/75);发声型以胸椎关节异常为主,胸椎轻度脊柱侧弯异常27例(占异常病例28%).根据抽动症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脊柱X线特征,
目的:观察整脊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针灸配合牵引治疗;治疗组采用整脊疗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学位
目的:观察易颈经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为易颈经组,对照组为推拿手法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易颈经组和推拿组均有治疗作用(P<0.05),易颈经组的疗效和VAS评分均优于推拿组(P<0.05).结论:易颈经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简单易学,节约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学位
目的:整理总结范炳华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平时跟师门诊,收集讨论特殊病例,并归类总结.结果:总结出范炳华教授以"上虚"为总的指导思想,在颈性眩晕的病机、诊断、治疗、防护这几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在3D-CTA指导下创新运用"三部推拿法",对颈性眩晕进行治疗.结论:范炳华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颈性眩晕的诊疗已形成一系列独特的理论体系,需要进一步总结并传承.
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修订、教材选用及知识点的梳理、重点难点细化及习题作业的整理、教案重新整理及教学课件的充实、课程教学录像的进一步完善等方面进行改革,建成符合标准的《推拿手法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体现网络拓展资源丰富,现代教育技术特色鲜明,资源开放与共享.并通过国家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面向全社会开放,满足社会公众对推拿爱好者的学习需求.
范炳华教授临证多年,奉信"有症必有因,凡症皆由因所致"的观点,在"症因相关"理论指导下,发现临床上诸多颈椎退变的患者,除了颈椎退变特征外,常伴有咽后壁钙化征,并且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大部份患者曾被诊断为慢性咽炎而疗效甚微或经常反复发作.因此范炳华教授提出"颈源性咽炎"的概念,以调整颈椎治疗该病,临床效果不错.笔者特根据范教授"有症必有因"理论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