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PM10浓度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上海市2010年和2011年的PM10监测数据和同步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阂行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和崇明县17个区的PM10污染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上海市PM10浓度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规律,探讨了气象条件如温度、风向、气压等对PM10浓度的影响及PM10浓度的“周末效应”。
其他文献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萃取海水样品中多环芳烃菲的方法。通过对传统印迹材料化学接枝改性,使得这种新型的分子印迹材料对菲的最大吸附量较传统的印迹材料对菲的最大吸附量提高了4.5倍。通过对填料长度、洗脱液、流速的考察,发现选择填料100 mg,流速1OmL/min时,先用甲醇洗脱可以洗脱除去保留在固相萃取柱上的大部分非菲的其他多环芳烃,然后再用乙酸乙酯洗脱,得到了回收率介于92.42%~96.00%之间
本研究通过测定土壤和沉积物样品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紫外-可见光谱,并计算特征参数来获取其的地化特征和信息。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谱特征参数表明土壤DOM的芳香性、疏水组分及腐殖化程度都明显低于上层沉积物,与高程和土地利用类型无关。同时,不同模型和不同拟合波段均对DOM光谱曲线斜率均有影响:S值随波长增加而减小;而不同波段S值相关性存在差异,表明各波段S值仅反映DOM部分信息,而非全部。此外,特征斜
因此,对东海沿岸泥质区柱状沉积物样品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的污染水平及沉积通量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陆源物质指示物ΣC27+C9+C3正构烷烃与河流输入的有机污染物有相似的迁移和沉积环境,因此被用来研究SCCPS的迁移转化行为,以便来追溯SCCPS的来源以及迁移途径。结果表明,SCCPS在东海泥质区柱状样含量由于大量海陆源物质的稀释作用而呈现较低的污染水平,表层沉积通量(1
本研究采用ChemBioOffice软件构建了检测到的浆果中残留的88种农药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利用Dragon软件对化合物进行计算,得到1549个Dragon描述子。以这些描述子为自变量,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时间为因变量,采用基于变量相互作用的变量筛选方法(VSMVI)进行变量筛选并建模,得到的模型如下: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847,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2=0.972,估计均方根误差RMSEE=0.
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有毒有害的化合物进入到环境中,对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单一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环境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在全球环境污染的今天,各生物体常常更多更普遍地同时暴露于多组分污染物共存的复杂体系中,很少只受到单个污染物的作用.因而,有机污染物的联合毒性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相关环境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概述混合物联
本研究采用现场试验方式,探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甲基汞的光降解速率。研究发现,光辐射波长是控制三峡水库甲基汞光降解速率的主导因素。其中,UV-A是促使甲基汞光降解的主要波段,其贡献率为48-64.54%。当UV-A和PAR同时存在时,二者共同促进甲基汞的光解。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光辐射之外,悬浮颗粒物(SPM),DOM, DO,Cl-和N03-也会影响甲基汞的光解过程。该方法中每个因子的计算误差
大气汞是一种具有生物毒性、持久性污染物,其来源于人为排放及自然源释放.本研究更新了大气元素汞的界面交换模型。从对美国地区(包括部分加拿大、墨西哥地区)冬季与夏季月份的季节变化与样夜变化模拟结果分析,水体、土壤为大气汞的净排放源,而植被为净汇。其中夏季月份,自然源总释放量为38 Mg;冬季月份为56 Mg。通过两水平的因子析因设计结果表明,大气的切变流(表面风、摩擦速度)、水体中可溶解性气态汞、土壤
本文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各种环境因素在土壤气体的运动中的影响进行模拟,进而筛选出在各种VI场景下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为较为准确的评估VI污染影响以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相关研究表明,对土壤气体入侵室内空气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三大类,分别涉及污染源的分布,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地表房屋的建筑特征。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量了化学计算方法对PCB136,PCB153的P450酶代谢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为研究对象的两种多氯联苯均在环境和生物体内有检出,并具备相关的P450酶代谢数据,而C2对称结构则减轻了计算负荷。在全面比较苯环环氧化、氢原子转移重弹、氯原子上孤对电子转移等传统实验手段无法洞悉并存在争议的反应路径,及环氧化后的NIH重排、脱氯等反应机理的基础上,确定了两种多氯联苯最可能经
本研究利用改进的三级逸度模型,基于TCS和TCC在环境中的使用量,建立了二者在东江流域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模型。模型以MATLAB 82010。为平台,以数学方法描述环境过程。在稳态非平衡的模型假设之下,对两种化学品在空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相以及水中颗粒物和鱼体两个子环境相的浓度分布和迁移通量分别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使用实际监测浓度,对TCS和TCC的计算浓度进行了验证,两者残差全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