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剂对LED紫外线致淋巴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来源 :2015年全国小儿血液与肿瘤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kj1gjdgjsj456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LED 紫外线照射诱发的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 提取正常人外周血的淋巴细胞,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不同剂量LED紫外线照射后对淋巴细胞DNA的损伤,并观察在不同浓度维生素C 或还原型谷胱甘肽预处理淋巴细胞后对抗LED 紫外线对其DNA的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KIT 突变在儿童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CBF AML)中的发病率和预后意义在已发表的研究中表述不尽一致.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CBF AML 患儿中KIT 突变的发病率和临床意义.方法 我们在44例新诊断的儿童CBF AML 的初诊标本中进行了KIT 突变分析.结果在所有44例病人中,16例(36 %)具有KIT 突变.
会议
目的 探索自动化片段分析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γ(TCRγ)用于监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自2009年5月至2013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诊治的86例ALL 患儿治疗前骨髓液,用定性的多重PCR 方法扩增IgH和TCRγ,PCR 产物采用片段分析软件进行自动化分析。
目的 通过广州地区多中心临床研究评价GZ-200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方案治疗儿童非高危ALL的长期疗效及预后。方法 总共7 家单位统一采用GZ-2002-ALL 化疗方案,对2002年10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初诊非高危ALL 患儿进行诊疗,并随访至2014年7月31日。运用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及Log-Rank 卡方检验研究患儿的生存情况、疗效及预后。
目的 探讨儿童ALL 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和预后意义.方法 较系统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89例初诊ALL 患儿的白血病细胞CD 抗原表达谱的特点以及部分CD抗原表达模式与ALL 融合基因的相关性,统计分析CD 抗原表达及不同免疫表型ALL 的临床特征以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会议
目的 回顾2008年5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三个中心入组GD2008ALL 协作组方案219例儿童ALL 临床资料,评估维持期药物不良作用差异,为方案后续调整积累经验.方法 根据GD2008ALL 协作组方案规定对入组病例进行诊断、危险度分层、治疗.NCI-CTCAE version4.0 标准评估维持期药物不良反应.卡方检验评估药物不良反应差异.SPSS19.0 实现统计学分析,P<0.0
目的 研究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中定期检测微小残留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01月至2014年07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新诊断并接受化疗的83例ALL 患儿,并定期收集患儿骨髓标本,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其进行MRD 检测,随访截止至复发日期或至2015年01月。
目的 分析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的临床特点,探讨新的诊断途径及治疗策略。方法 对8例JMML 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基因检测对诊断的重要性,并追踪临床疗效。结果 (1)JMML 临床以发热、腹胀、皮肤出疹为主要症状,常有皮肤黏膜出血,多伴随肝脾肿大。
目的 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急性B 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收治的急性B 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203例,其中男性123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6.42±4.03 岁,门诊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288例,其中男性163例,女性125例,平均年龄6.31±3.85
会议
目的 研究表明,初诊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ell,ALC)可以作为预测儿童恶性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预后的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但究竟哪个时间点的值更具预后意义尚未阐明.
会议
目的 及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远不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是白血病靶向治疗研究的热点与发展方向之一.前期研究表明,具有我国特色的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HHT)具有杀灭白血病干细胞的作用,但裸药临床应用靶向性差,治疗效果有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