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NBS类AhAG3抗病基因克隆与初步功能分析

来源 :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tc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生在我国植物油脂供给、出口创汇及改善营养结构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黄曲霉毒素污染不仅影响我国花生国际市场竞争力,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也给出口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研究表明,通过遗传改良提高现有品种的黄曲霉抗性是可行的,开展花生抗黄曲霉侵染基因克隆及遗传改良研究对选育高抗乃至免疫黄曲霉侵染花生品种意义重大。自1992年第一个植物抗病基因Hm1克隆成功后,人们利用位置克隆、转座子标签和同源克隆等技术相继从多种植物中克隆出抗病基因及其类似物70多个。通过对这些已克隆的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在一些区段高度保守,大部分为NBS-LRR类抗病蛋白,这也使得同源克隆技术备受关注。目前,已经从玉米、柚、水稻、小麦、甘薯等植物中成功克隆出抗病基因,通过对这些抗病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大部分植物抗病基因编码NBS-LRR类抗病蛋白,如小麦抗叶锈病基因和霜霉病等。本文通过对NBS结构域保守区域及一些已克隆抗病基因的分析,设计一对简并引物,旨在从花生中克隆出NBS抗病基因,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为花生抗黄曲霉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作物生长的养分需求主要来自土壤固有养分及肥料,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一直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和粮食产量的重要因子。作物品种与肥料始终是粮食产量的两个主要贡献因素。养分高效利用作物新品种培育就是要满足肥料资源合理利用与粮食安全的国家需求,因此,培育养分高效利用的作物新品种对提升我国转基因技术主导地位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储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将外源EdHP1基因转化小麦培育养分高效利用
谷蛋白是水稻胚乳中主要的贮藏蛋白,约占总蛋白的60-80%。谷蛋白最初在粗糙内质网表面以57KD前体的形式合成,这些前体经加工转运等过程,最终沉积在蛋白质贮藏液泡中,裂解为成熟的酸碱性亚基。任一谷蛋白转运步骤的缺陷都有可能导致谷蛋白57KD前体的积累,形成谷蛋白前体增加突变体,即57H谷蛋白突变体,因此它是研究谷蛋白生物合成途径的优良材料。通过对种质资源的筛选,本文获得了一份来自云南籼稻的天然57
吐丝期(Days to silking,DTS)是玉米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为揭示该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为材料,对两种供氮条件下控制玉米吐丝期的QTL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高氮条件下共检测到3个与吐丝期性状相关的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25.37%,其中1个位于第6染色体上,可使玉米吐丝期增加0.66天;2个位于第9染色
水稻特殊种质资源是解析水稻基因组功能的重要途径。水稻粒型(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和千粒重性状与稻米外观、产量及市场价值密切相关,发掘控制水稻粒型和千粒重的主效基因是当前遗传学家和育种家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采用水稻成熟花粉诱变技术获得的大粒种质(JF171和JF178)和小粒种(JF222和Samba)做亲本,构建两个F2群体——JF171/Samba群体和JF222/JF178群体;应用微卫星标
鉴于目前世界范围内环境的恶化对作物抗逆育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拟从青藏高原野生大麦同源克隆类钙调磷酸酶B蛋白家族基因,把这些基因转入到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中,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根据拟南芥、水稻、高粱、栽培大麦、小麦等植物的CBL基因家族的基因序列设计兼并引物,从而获得4个CBL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然后通过环化单链介导的cDNA快速末端克隆技术(circular first-strand
野生稻是抗褐飞虱基因的重要种质资源,利用以东乡野生稻为供体亲本、以协青早B为轮回亲本构建的两套遗传群体,进行水稻抗褐飞虱QTL分析与验证。采用苗期群体鉴定法,以死苗率为表型值,首先应用BC1F5群体,检测到2个抗虫等位基因来源于东乡野生稻的QTL,其中qBph2位于水稻第2染色体RM29-RG157区间,野生稻等位基因可降低死苗率35.4%,qBph7位于第7染色体RM11-RM234区间,野生稻
蔗糖磷酸合成酶(以下简称SPS)是植物体内控制蔗糖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通过搜索NCBI数据库获得迄今植物中所有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序列共77条,其中全长序列43条;对全长序列进行进化分析表明,植物SPS基因分为A、B、C、D四个家族,同一植物体内有多个分别属于不同家族的SPS基因;比对A家族中进化关系很近的甘蔗SofSPSII、水稻OsSPS4、黑麦草LpSPS、竹子BoSPS基因序列,并在保守区
以籼稻品种扬稻6号(9311)为母本,粳稻品种日本晴为父本杂交,F1与9311连续回交至BC4F1,用覆盖水稻全基因组的亲本间有多态性的SSR标记对回交后代进行辅助选择,育成了以9311为背景、日本晴为供体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利用该置换系群体对水稻重要性状进行了QTL定位。
本研究以超长穗大粒(穗长45.67cm,粒长15.0mm,粒宽4.1mm,千粒重70g)的偏籼型水稻品系LPBG08为材料,与已被全基因组测序的粳稻品种日本晴(穗长22.58cm,粒长7.8mm,粒宽2.5mm,千粒重25g)杂交,建立了含248个单株的F2群体,对控制长穗大粒性状的QTL进行了初步定位分析。
以7个烟草雄性不育系MS云烟85、MS中烟90、MS K346、MS K326、MS G28、MS Nordel、MS净叶黄及其同型保持系云烟85、中烟90、K346、K326、G28、Nordel、净叶黄为材料,提取其总DNA。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烟草atp6基因序列,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5.0设计特异引物来扩增线粒体atp6基因。通过对7对材料扩增产物的直接测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