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饮水除砷专利技术的研究

来源 :全国农村饮水安全技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2006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自来水加砷标准液制成模拟水样,在实验室进行电处理系统、过滤系统各项技术参数的试验,依据室内试验结果,设计净水设备工艺流程.针对电处理后的水絮凝物较多的特点,确定过滤系统由五级过滤组成.一级滤芯为自制锰砂滤芯,二级滤芯为自制丝网滤芯,三级滤芯为5umPP棉,四级为中空纤维滤芯,五级为后置活性炭滤芯.试验得出,一级滤芯截留率71%,清洗周期为处理1.0~1.5m3水清洗一次,处理300m3水更换一次;二级滤芯截留率80%,清洗周期为处理1.0~1.5m3水清洗一次,处理60m3水更换一次;三级滤芯滤除细小絮凝物颗粒,处理5~7m3水更换一次,不做反冲洗;四级滤芯、五级滤芯为保安过滤,改善处理后水的口感和色度,处理300m3水更换一次,不做反冲洗.净水设备在病区中试结果表明,在水砷含量0.1~0.6mg/L情况下,砷降除率达85.8%,同时,原水中铁、悬浮物等有明显降低.经五级处理后的水符合国家饮水卫生标准.
其他文献
适宜技术是农村安全供水科技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农村安全供水适宜技术的基本内涵、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包括识别需求、目标技术规格化、待研技术指标化和提出制造方案四个步骤的研发思路,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研发策略在研发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简要地介绍了我国水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对水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必然性,并对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手段及防治手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白河堡水库管理处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实例。
微生物固定化及其处理污水技术,已成为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处理微污染水体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表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微污染水体时具有常规微生物处理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研制开发价廉、质优的新型固定化载体,以及与之适应的固定化和处理工艺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应用于微污染水体的净化处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特别是在饮用水源保
饮用水水源有机物污染已成为当前是饮用水水质安全最大威胁之一。本文以北方典型的高碱度、微污染水源为例,进行强化混凝技术试验研究。在水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水质适合的强化混凝目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对传统絮凝剂进行优化改性,研制出对高碱度、微污染水质具有较好处理效果的高效絮凝剂,该絮凝剂的有机物去除率比传统絮凝剂提高30%以上,同时对浊度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本文研究了用Cu-Zn合金作为阴极,Ti/IrO2-Pt作为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对水中的硝酸盐氮以及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亚硝氮,氨氮)的去除.用循环伏安曲线法证实Cu-Zn合金阴极对硝酸盐具有还原能力,Ti/IrO2-Pt阳极在Cl-存在的情况下对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在以0.5g/L的NaCl和0.5g/L的NaSO4作为电解质的情况下,电流密度为10Am/cm2,两个相同的阳极进行并联
本文以泥沙含量较高的黄河水为原水,利用旋流斜管沉淀池进行预沉后,将絮凝、斜管沉淀、气浮、过滤四工序组合在一起,提高了净水效率,减小了占地面积,降低了工程投资,简化了管理程序。
生物慢滤是一种基本不用任何机械动力和化学药剂的水处理方法。本文通过五峰、远安和宜都等县(市)的实践,阐述了生物慢滤工艺的技术优点及净水原理,通过建设分散慢滤池的方式,解决“千吨万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和偏远单户水处理问题。运用薄壳理论和弹性力学分析,优化生物慢滤池的设计与施工工艺,即圆形薄壳、堆埋、砖砌形式。优化后的生物慢滤水处理池与同等规模的水处理设施(备)比较,投资节省达80%,结构简单,施工方
本文对饮用水污染的末端控制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以及对国内农村社会、经济和人文文化的深入探讨,发现农村饮用水的解决在重视修建水源、管网等的同时,必须特别注重污染末端控制、分质用水技术的应用。就此提出了“水缸改造”的水改新途径。本文还对中日合作研究的最新末端污染控制技术——水岛技术(Water Land Technology)进行了详细分析,其应用浮力驱动及控制水处理过程的基本原理,
针对La2O3·nH2O的高效除氟作用,确定了La2O3·nH2O除氟的最佳pH范围,在此基础上研究了La2O3·nH2O的粒径对其除氟容量以及除氟动力学的影响,并与活性氧化铝除氟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La2O3·nH2O除氟的最佳pH范围为5.5~6.5; LaO3·nH2O对氟的吸附基本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原理;随着粒径的减小,最大吸附容量及吸附速率均有明显的提高.试验中粒径为
本文研究了基于同步吸附—解吸的膜技术对地下水中微量砷(V)的处理效果,探讨了砷浓度、共存离子以及有机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背景电解质为0.01mol/LNaCl、解吸液为1.0mol/L NaCl时,经24h处理,料液砷浓度可由100~500μg/L降至2~20μg/L.阳离子对该过程影响较小,不同阴离子影响差异很大,其中1mmol/L磷酸根使砷去除率略有下降,而1mmol/L碳酸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