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者观察了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提出了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揭示了可促进患者清醒、快速缓解头痛的特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观察了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提出了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揭示了可促进患者清醒、快速缓解头痛的特效.
其他文献
笔者通过对蛋白激酶C与脑血管病关系研究,分析了PKC的生物特性,论证了脑缺血后PKC活性的变化,指出了PKC干预剂对缺血性脑损害的保护作用.
研究脑出血区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为临床治疗脑出血提供理论依据.纹状体内注入胶原酶造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ABC)法观察细胞因子IL-1β在脑出血后4、14、24、72h和7d的表达变化.
通过检测偏头痛患者和FHM家族外周血CACNA1A基因三个常见的突变位点,分析探讨中国南方人FHM与CACNA1A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
通过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株,观察不同浓度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检测p53的表达,初步探讨Hcy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途径.
探讨大鼠自发性脑出血(ICH)早期脑组织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mRNA表达,以及中药抵当汤干预对其的影响.
探讨中药方剂醒脑启智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钙离子及谷氨酸含量的影响.1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醒脑启智高剂量组、醒脑启智低剂量组、银杏叶对照组、尼莫地平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反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术后7天进行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并用分光光度法测脑组织钙离子(Ca及谷氨酸(Glu)含量.
文章介绍了新型袢利尿药特苏尼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了其他利尿剂的药性药理,揭示了临床上可治疗的其他疾病的范围,并指出了托拉塞米的强效袢利尿剂作用.
作者分析了急性脑梗死非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论证了采用低分子肝素钙与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取的明显疗效,并提出了二药合用的治疗措施.
对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选择性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治疗,以比较不同给药途径的疗效、安全性和凝血指标与两种溶栓方法之间的关系.
作者深入探讨分析了卒中单元的系统论,论述了卒中病房的评价,并用系统论的观点解释了卒中单元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并揭示了系统论方法对建立卒中单元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