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与主控因素研究

来源 :第三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bzwk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对页岩气资源评价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压压汞法、低温氮气吸附法对川东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孔隙结构参数,分析了孔隙结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页岩孔隙主要为中孔,存在一部分的微孔和大孔,孔隙形态主要为狭缝孔.
其他文献
Coral bleaching caused by thermal stress is characterized by a significant loss of symbiotic zooxanthellae.The bleaching process may provide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
会议
西沙群岛生物礁地层达1251 m,蕴含丰富的古海平面和构造运动信息.本文利用在西沙群岛海域取得的单道地震剖面,对该区生物礁发育特征及其反映的古海平面和构造运动进行研究.西沙群岛随着南海扩张发生沉降,中新世开始并大规模发育生物礁,中新世晚期、上新世由于西沙群岛快速沉降进入环礁发育阶段.剖面上生物礁地层具有明显的丘状、杂乱等易于识别的反射特征.研究结果认为:西沙群岛海域中新世构造稳定,为生物礁大规模发
会议
全球范围内珊瑚礁退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濒于灭绝的珊瑚礁占全球总珊瑚礁面积的近1/3,处于健康状态的珊瑚礁仅占46 %.珊瑚礁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珊瑚白化,这种白化通常是指共生藻胁迫白化(Algae-stress bleaching),即珊瑚在遭遇较为强烈的环境胁迫时表现出共生藻密度降低或色素含量减少、遭受光抑制光合作用效率显著降低等.实验研究发现,珊瑚礁白化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但具体原因仍不清楚.
会议
海洋地质灾害会给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通讯光缆等工程建构筑物、设施设备等造成严重的损坏,甚至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因而研究海洋地质灾害发育对于减小甚至避免损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研究区为我国南海西沙海域,该区内的永兴岛被设为三沙市的行政驻地,海洋开发战略意义重大,相应的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活动必然也随之增多.对于这一海域,前人在沉积学、地球深部构造、古环境、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在海洋
会议
南海作为西太平洋一个最大的边缘海,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北纬0—25°之间)和适宜的海水温度(17—28℃)非常适合生物礁的生长和发育.西沙海区位于南海北部,中新世之前是一个出露于地表的古陆地,晚渐新世海平面开始相对上升,周缘生物礁直接覆盖在前寒武纪变质岩基底之上开始发育,中新世早期开始整个西沙隆起淹没于水下并且海平面持续上升,使得生物礁大面积的生长并持续发育,呈现向上加积的形态,晚中新世开始收缩
会议
南海西北部陆坡区中中新世时广泛发育碳酸盐台地,由于台地的暴露剥蚀再搬运,台地周缘广泛发育碳酸盐重力流沉积,在碳酸盐碎屑搬运机制中,水道搬运是一种重要的搬运沉积过程.通过对大量高分辨率2D/3D 多道反射地震数据的精细解释,发现南海西北部陆坡地层中广泛发育水道沉积.
会议
Mean sea leve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s for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hange.Here we use tide-gauge data and satellite altimetry measurements to examine past trends in the mean relative s
会议
"阴阳",是中国古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观察天、地、日月运行规律,对宇宙天地万物生发、成就原理的高度总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是指阴阳之气相互交感,成就物质世界万事万物."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阴阳"是宇宙物质世界的基本状态,相对、相依、相存、相互转化.
会议
中国近海盆地处在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新生代最活跃区域,其中南部近海海盆地尚受南海裂解扩张作用等多种因素的深刻影响,故形成了具有断坳双层结构不同类型伸展型或伸展、走滑、挤压复合型盆地,沉积充填了古近纪断陷裂谷早期中深湖相地层及其烃源岩、古近纪断陷晚期煤系地层及烃源岩、新近纪坳陷期海相地层及其烃源岩,为油气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会议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确定是国际地层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百年来都未能很好解决的世界性难题.由于缺少真正的地层记录,因而使得侏罗—白垩纪界线的研究仍然是世界中生代生物地层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