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的作物种类,其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世界粮食总量的1/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河南是国内最大的小麦生产基地。河南省总耕地面积693.33万hm~2,常年种植小麦487万hm~2左右,约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1/4。小麦年产量占全国总产的24%左右,每年供应的小麦商品粮约占全国的25%~30%,播种面积、总产和供应商品粮总量均位居全国第一(王绍中等,2004)。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是一种发生分布范围迅速蔓延的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目前在俄罗斯、塔吉克斯坦、挪威、伊朗、北美、土耳其、印度和中国等世界上20多个国家报道发生(Subbotin等,2010)。Peng等(2010)和Li等(2010)首次在我国的河南省许昌地区报道发现了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此后,Peng等(2015)在我国的安徽省宿州地区再次报道发现了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最近,Peng等(2018)在我国的新疆和山东等地首次报道发现了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本实验收集了黄淮麦区主栽品种共计243个,其中审定品种59个,区试品种184个。供试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群体采自河南省许昌市。成熟褐色孢囊经形态学鉴定后,再辅助SCAR标记分子鉴定,从而确定供试线虫群体为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将分离出的成熟孢囊,消毒后置于4℃冰箱内冷藏催化2个月。然后,移入温度为(16±2)℃的人工气候培养箱中进行二龄幼虫(J2)的孵化,每天收集新孵化的幼虫。在显微镜下统计线虫悬浮液中的线虫数量,并取3~5次重复,计算线虫悬浮液平均值(浓度)。将小麦种子进行催芽,在芽长至0.5~1 cm时即可进行播种。根据每株上的白雌虫与孢囊总和来划分小麦抗感性,免疫(M):根系不形成白雌虫;高抗(HR):根系形成白雌虫数0.1~5.0;中抗(MR):白雌虫数5.1~10.0;中感(MS):白雌虫数10.1~20.0;高感(HS):白雌虫数> 20。统计结果显示:获得免疫品种1个,高抗品种14个,中抗品种55个,中感品种57个,高感品种116个。从鉴定结果看出我国黄淮地区推广的重要小麦品种中感病品种占有的比例远远高于抗性品种。同时,发现免疫品种并不能阻止二龄幼虫(J2)对根尖的侵入,因此尚需进行多批次的验证和田间鉴定试验,确保免疫品种的抗性表现稳定可靠;对于抗性品种来说,二龄幼虫(J2)的侵染数量明显增加很多;而高感品种二龄幼虫(J2)的侵染数量激增,远远高于免疫和抗性品种。而这些品种的田间抗性表现尚需进行多批次、多地点的鉴定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