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MR诊断。方法 收集在我院临床明确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8例患儿MR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该8例患儿临床明确诊断为病毒性脑炎,行MR检查胼胝体压部皆出现椭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T2WIFLAIR及DWI成像为高信号,对症治疗7-10天后复查,病变消失。
【出 处】
: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MR诊断。方法 收集在我院临床明确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8例患儿MR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该8例患儿临床明确诊断为病毒性脑炎,行MR检查胼胝体压部皆出现椭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T2WIFLAIR及DWI成像为高信号,对症治疗7-10天后复查,病变消失。
其他文献
目的 增强患者应对压力的适应能力,使患者在整个介入手术过程中都处于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使患者感受到高水准的护理服务品质的同时,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分别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使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得到提高结果 通过提高介入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增强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结合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研发需求,综述了从调变酸性质、改善孔道结构和增强水热稳定性3个方面改性ZSM-5分子筛,以及过渡金属改性ZSM-5分子筛方面的当前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改性方向与重点进行了展望。
目的 基于儿童肝母细胞瘤PRETEXT分期比较不同CT扫描期的影像征象,探讨优化儿童肝母细胞瘤CT扫描方案。方法 在PubMed和万方等数据库中检索与肝母细胞瘤诊断和预后相关的影像学征象,选取“肿瘤累及范围、肝内转移/多发、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肝静脉受累、门静脉/下腔静脉内受累”作为观察项。回顾性总结58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肝母细胞瘤患儿的CT检查资料和临床资料,以术中和病理作为金标准,分别在平
从疏水性较好的分子筛中筛选出2类吸附性能优良的分子筛,通过实验考察其对VOCs的吸附量、脱附量、吸附穿透曲线、脱附活化能等,评价其对VOCs的吸附脱附性能;评估了所选分子筛经多次吸附再生后的性能稳定性,建立了一套分子筛工业应用性能指标体系。结果表明:Y型分子筛性能优于ZSM-5型分子筛;同种分子筛比表面积及孔径越大,单位质量能吸附的VOCs量越多;在甲苯/乙酸丁酯的竞争吸附体系中,Y型分子筛及ZS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对下肢动脉CTA检查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下肢动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三组患者采用不同管电压和对比剂浓度进行检查,评价不同电压和浓度对比剂对CTA检查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情况。
目的 采用DTI及基于纤维束追踪空间统计分析(TBSS)研究平原与高原健康成人的脑白质微细结构差异。方法 对16名高原健康成人和与之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0名平原健康成人行DTI检查,应用TBSS方法分析两组受检者脑白质纤维DTI的各相关参数:FA、轴向弥散系数(AD)、平行弥散系数(RD)、平均弥散系数(MD)。对两组各项参数进行比较。
目的 探讨CT诊断胸部弥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7月入院就诊的115例确诊胸部弥漫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胸部CT和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图片质量及阳性率差异,记录不同疾病患者的胸部CT征象特点。
目的 通过总结介入诊疗中心的铅衣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分析介入诊疗中心铅衣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卫生、清洁、及时归位,采取针对性的规范管理。结果 实施铅衣管理后,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风险率。结论 切实有效的铅衣管理是控制和切断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经过多年改革探索和市场发展,目前我国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已具有较大规模,境外上市融资已成为中资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补充,与此同时不同境外上市方式存在的监管问题和风险也值得高度关注。本文对中资企业在美国、中国香港上市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不同境外上市模式的监管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中资企业境外上市过程中存在的监管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最终从完善信息采集、加强部门间监管
目的 评价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量化分析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女性乳腺疾病患者62例,所有病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并选取10名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及正常志愿者均行MRI常规成像及DCE-MRI.观察分析病变在MRI动态增强后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测量并计算早期强化率(EER),最大线性斜率(Slope)及最大线性斜率比值(SlopeR)等动态增强定量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