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高血糖和高血脂等,是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在我国的发生率快速上升,而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发生的核心致病因素。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的现象。近年研究表明,肝脏的磷脂代谢失衡,尤其是磷脂酰胆碱(PC)与磷脂酰乙醇胺(PE)的比例失调,是引起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关键原因。桑黄多糖是传统药用真菌桑黄的多糖成分,属杂多糖,由葡萄糖(78.88%)、甘露糖(8.32%)、半乳糖(8.06%)、木糖(2.80%)和阿拉伯糖(1.13%)等聚合而成,骨架结构为→3)-β-D-Glcp-(1→3)-β-D-Glcp-(1→6)-。历代医书记载,桑黄"治癖饮积聚",提示桑黄具有治疗胰岛素抵抗的潜力。我们通过饲喂小鼠高糖高脂饮食,建立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并给予桑黄多糖灌胃干预。研究表明,高糖高脂饲喂小鼠出现了典型的胰岛素不耐受,而桑黄多糖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葡萄糖不耐受得以改善,与此同时,空腹胰岛素水平不但没有升高,相反有所下降,提示桑黄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不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是通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起效的。此后,通过肝脏转录组学研究,我们发现桑黄多糖摄入激活了肝脏AKT-FOXO1信号通路并增强了肝脏对外周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桑黄多糖摄入影响了肠道菌群构成,特异性的促进了具有VB12合成能力的肠道菌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的增殖,进而调节肝脏的甲硫氨酸代谢和S腺苷甲硫氨酸甲基化PE转化为PC的过程,恢复了肝脏PC与PE的比例平衡。本研究揭示了桑黄多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肝脏磷脂平衡,缓解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为桑黄多糖在代谢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