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将各地节地技术和经验中可重复的特征和技术参数转变成集约用地的行业技术或管理标准,并及时推广和应用,本文以构建标准指标体系为切入点,将宜居城市理念、需求层次理论
【机 构】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125
【出 处】
:
2016’中国新时期土地资源科学与新常态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30周年纪念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将各地节地技术和经验中可重复的特征和技术参数转变成集约用地的行业技术或管理标准,并及时推广和应用,本文以构建标准指标体系为切入点,将宜居城市理念、需求层次理论和顶层设计思想等观点引入到城镇集约用地标准研制中,提出一种构建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集约用地标准指标体系思路.通过对约束指标进行分析:物理性强度指标、经济性强度指标、心理性强度指标、文化性强度指标等,依托不同用地类型,形成城镇集约用地标准典型指标体系.结果为城镇集约用地标准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农民工市民化与农村宅基地退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农村宅基地退出可以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必要的资本支持;另一方面,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村宅基地退出提出了现实需
土地利用转型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生态产生影响,土地利用转型生态效率可以从土地的投入和产出影响土地的生态效应,并有助于首先土地利用成本最小化,生态价值的最大化.本文利
本文主要考察城乡发展转型背景下,宅基地利用形态的演变与边际化的问题.在剖析宅基地边际化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宅基地边际化的类型及其在区域土地利用中的表现特征,
为衡量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成本,基于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效应,从覆被变化和工业生产两个方面选取4个核算指标构建宅基地转为工业用地生态环境成本核算体
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点演变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城市等级对农村居民点演变的影响却被忽视.鉴此,本研究基于全国土地详查和变更调查的矢量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1997
本文利用综合评价、耦合协调度、空间滞后模型(SMR)等模型,对中国分县的近10年来的农村综合发展水平及交通优势度进行测度,解析其两者的空间耦合协同特征,并探索道路交通对农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为高效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科学构建低丘缓坡土地产业转移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研究方法:以GIS技术和实证研究为手段,
实施"城镇上山"战略的基础和支撑是开展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针对我国西南山区城镇建设的特殊性,构建不同于平原地区的山区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限条件法"与"
多尺度城镇用地扩张综合特征度量,是深刻揭示城镇用地扩张过程及驱动,促进可持续城镇用地扩张管控的重要基础.研究分析了1990-2015年期间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不同尺度县域城
利用耦合协调理论构建城市化发展-土地资源效应的协调度模型,分析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耦合关系,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研究案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