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代的中国《现代社会体育学》理论体系重构

来源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heyy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的大众体育、社会体育将会进入一个全面振兴的发展时期,然而中国的《社会体育学》理论建设严重滞后,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社会体育实践,为此本文就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后奥运会时代发展的《现代社会体育学》理论体系,为推动现代社会体育实践提供理化指导。
其他文献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旧志文献众多.2000年以来,南京地区的史志工作者整理出版了一批旧志文献.本文对南京地区的旧志文献作一简要介绍,并对十年来的南京旧志文献整理出版及其经验、教训和体会进行具体的分析、阐述,同时附带构思未来南京地区旧志文献的整理和出版工作.
义乌古籍整理起步晚,但成效大。主要起因于义乌有丰富深厚的文献积累和文化大市建设的高起点、高速度。自2005年,出版《义乌丛书精选本》而牛刀小试,到2008年,市委、市政府下大决心、大投入,做大规划,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大步:出台《义乌丛书》总体编纂方案。该方案视野广阔、建构宏大、宗旨明确、步骤扎实。为实现这一百年大计,以开门修编、综合运作为指导思路,内部组织、外部拓展,借脑引智、加强协作,建立一整套
本文对福建旧方志的编纂、收藏、整理、出版与开发利用进行探讨。晋到民国,福建共编纂省、府、州、县志等630多种,其中存志289种(含残本,不含同种不同版本)。目前,收藏百种以上的图书馆,省内有4家。省外主要存于京、沪、江、浙、重庆以及台湾等地区,国外主要存于日本、美国、韩国和欧洲,以日本的数量为最多。从1984年至2010年,福建省地方志系统共整理出版旧方志97部,为存志的三分之一强。福建旧方志为编
本文对程方勇的《魏晋南北朝地方文献著述情况略论》一文进行了点评,指出作者系统并清晰地勾勒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类地方文献的著述历史,并指出此期之地方文献为地方志的出现准备了前路。深切洞察并分析了文学与地志学之间的联系。很明显,当时的地记(志)载述了较多山水与神鬼内容。这也明确地揭示了地方文献受当时文化背景影响之情况。
晚明的东南地区出现了不少有特色的私修志书,杨德周《玉田识略》是其代表之 。此志刊于崇祯七年(1634),而不是崇祯六年(1633)。至于纂修之因,主要是受万历中叶正史纂修、地方人士积极要求修志影响。此志有三方面的学术价值,是研究明代古田县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杨德周治理思想的第一手资料,收录了作者本人不少诗文作品。此志给人的启迪是,私修志书可以不求全,且以文献为主,这样有个性的志书不嫌多。
本文对《福建旧方志若干问题探讨》一文进行了点评,在充分肯定其研究、工作前提下,提出了三点建议:一、福建方志之编撰点校出版,不仅是福建、外侨之欢迎,其他省市的学者也非常欢迎;二、元代的地方志,好像一笔带过;三、旧志辑逸,重视不够。
本文笔者对拜读戴鞍钢的《方志文献与历史人文资源开发保护利用》的体会进行了总结:一是内容涉及面广,文非鸿篇巨制,却既有《上海县志》、《青浦县志》等地方志乘的文献利用,也有关于青龙镇、金泽镇等江南市镇的详细描述,甚至具体到迎祥桥、万安桥、普济桥的建造技巧和工艺美术,在有限篇幅里做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抽象思辨与形象实证相结合。二是披露了诸多知识信息。除了文中提到的《洞庭湖志》、《九疑山志》、《炎陵志》
本文以杭州为例,从发掘历史文化遗存、开展城市文化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地方志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作用,认为地方志编纂、研究、利用和城市建设之间应该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本文旨在探讨地方志工作和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互促进、科学发展的关系。
本文对《方志是研究地方史的向导与基础以宁波市文物考古工作为例》一文进行了点评,指出:古明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丝茶瓷器出口交流的口岸城市,与古代海运息息相关的码头、塔标、造船场、市舶司(务),以及沉船、古城池等等,遗址遗迹众多,搞清这些遗址遗迹的具体方位、年代、形制、功能,对于深入研究我国对外交通史、海运史、宁波地方史而考古工作的顺利而深入的推进,又必须以对历代地方志的深入研
三峡地区民间传统习俗的价值取向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现实相结合,以农耕为核心进行社会定位。因受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表现出丰富的伦理内涵,为群体的立身行事界定了方向,整合了社会道德评判标准。以实用为目标,体现出功利本位的色彩,满足了三峡居民精神与心理上的慰藉需求。在传承播布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调适,出现了自发性、渐进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