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修饰三相蚕丝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骨结合部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利用蚕丝编织组织工程韧带支架并分区修饰,使用丝素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3(TFG-β3)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分别修饰支架材料的韧带区、软骨区和骨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联合关节突关节融合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对共25例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椎间植骨联合关节突关节融合处理后再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纳入标准:术前CT示上终板骨折粉碎程度大于60%,下终板则无骨折、或仅为线样骨折或伴轻微移位;亦可理解为按载荷分享评分畸形矫正度的评分为1-3分,粉碎程度取轴位的评分为3分,而矢状位评分≤2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长骨干骨折易发生骨延期愈合的原因.方法:2005年2月至2015年8月我科共治疗7例中期妊娠期长骨干骨折,妊娠时间15-27周,平均22周;最大年龄28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24岁.病人按OTA的骨折分类法分型:胫腓骨干骨折C2型2例、胫腓骨干骨折C3型2例、股骨干骨折C2型2例,肱骨干骨折C2型1例.其中开放性骨折(IO分类)IO1型2例.致伤原因:5例为车祸伤,2例为摔
目的:探讨隐性失血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的隐形失血量分为高隐形失血组和低隐形失血组,计算两组隐性失血量并采用KSS功能评分随访术后3月、6月、1年的膝关节功能,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术中是否输血、使用假体类型以及术后抗凝方案等对术后隐性失血发生的影响.结果:所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 年2 月至2014 年3 月总计17 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患者,其中10 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7 例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比较非手术组与手术组JOA 评分增加的幅度;
目的 氨甲环酸可以有效减少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降低输血率,但大部分患者术后仍处于贫血状态,且术后贫血多为缺铁性,本研究拟探讨氨甲环酸联合静脉使用蔗糖铁对关节置换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
目的 研究3d打印辅助膝关节置换与常规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自2015年6月至今,行3d打印辅助下膝关节置换4例,常规膝关节置换术19例。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6例;其中骨性关节炎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骨科下肢损伤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在我院骨科中心下肢损伤患者104例为观察组,对其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另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1月骨科中心下肢损伤患者102例为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通过同一评定标准评价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率。
目的 比较单纯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上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13年5月采用单纯后路、前路手术治疗上胸椎结核患者共32例。
目的 通过随机选取荣昌县18所中小学,并对其在校生进行臀肌挛缩症的筛查,初步掌握荣昌县中小学生臀肌挛缩症的发病率,为今后我县中小学生臀肌挛缩症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目的:探讨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干预在铰链式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5年2月采用铰链式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18例,围手术期对患者从心理疏导、创口护理、功能锻炼、膳食指导等多学科、多模式干预,术后随访6月~34月,追踪观察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干预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