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与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2015年医学病毒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en87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依然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HIV-1 感染;鸡尾酒治疗尽管能够控制病情,但不能治愈艾滋病;因此对艾滋病病毒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也一直是国际前沿性、热点性重大科学问题。
其他文献
  背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 型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病毒DNA 基因组正常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可能会促使致癌过程。目的:定量检测位于HPVl6 L1 基因3' 端和LCR 基因
  目的:评价福建省HIV/AIDS 患者一线抗病毒治疗5 年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 年至2009 年期间入组的450例艾滋病治疗患者进行长达5 年以上的监测,按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
  Multiple specific populations,including MSMs,IDUs,and FPDs,are involved in HIV epidemic in China.In recent years,HIV transmission due to heterosexual transm
会议
  目的:研究不同感染阶段HIV 感染者外周浅表淋巴结内CCL19、CCL21、CXCL12、CXCL13 的分泌与分布,探讨HIV 感染对淋巴细胞在淋巴结内定位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HIV 感
  背景:描述HIV 自然感染过程中,病毒进化与中和抗体成熟的相关性可为HIV 疫苗免疫原的设计提供线索。然而,许多研究仅对HIV 中和抗体的进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广谱中和抗体(BrN
  背景:在HIV-1 型感染初期,跨膜亚基gp41 三聚体的螺旋结构介导病毒和细胞膜融合。研究表明,疏水性保守区域被称为近膜端外部区域(MPER)是gp41 的功能区域,该区域被认为扰乱膜
  宫颈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而HPV 的持续性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预防HPV 的感染是减少或控制宫颈癌的最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国际上已有两家企
  假病毒体系已在多个传染病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本研究是建立标准化的假病毒体系,用于我国HIV 疫苗、药物以及生物载体评价等方面。从我国HIV 感染者中分离构建了477 株假病
  我国艾滋病基本流行特征1、全国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和人群流行严重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显示,截至2015 年9 月底,全国报告现存活HIV/AIDS 病例56.5 万例,占全国总人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are main producer of type I interferon(IFN-I)in vivo of human in virus infection.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peripheral pD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