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掩覆带石炭-二叠纪地层对比研究

来源 :2015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_w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石炭、二叠的地层划分,前人大多使用较为单一的方法,缺乏说服力,且未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案.本次研究中采用地层划分对比的综合评价方法,充分利用了现有岩性资料、古生物资料、同位素测年资料以及地震资料.根据前人对克百断裂上盘地层特征的精细研究,初步确定出克百断裂上盘掩覆带石炭、二叠系新的划分方案,并确定各组的典型岩性特征.对研究区多口钻井进行了单井岩性特征分析,其中数口井有了新的地层划分方案;通过对多条连井剖面进行井间地层对比,宏观上研究一定区域内各层段的变化特征;并将切过相应井的二、三维地震剖面进行构造解释以及地震地质层位的标定,确定了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分布与断裂活动的一定关系;综合井震资料,最终建立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统一的石炭系、二叠系岩性分布剖面格架.
其他文献
受环境和经济条件限制,海上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一般具有井数少、资料录取少的特点.开发初期,地质油藏认识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复杂断块油气藏,在类型判断及开发方式选择上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为高效开发初期认识不清的油气藏,利用流体相态研究,结合地质、测井、生产动态等综合研究,可及时核实或纠正前期因资料不足带来的认识偏差.通过在渤海某复杂断块油气藏中应用,获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地震沉积学瞬时频率分析是在传统地震道中提取基础地震属性的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全新的并且对于岩性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地震地貌学来讲是一门发展中的重要学科,是研究地震信息和沉积结构及演化史分析的技术手段.它包括三个关键技术:分频解释、90度相位转换和地层切片,在本次研究中,一些基础的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被应用到萨雷兰凹陷三角洲沉积体系划分中,并与传统地震解释方法进行了对比;发现35hz是该区最佳的调谐频
东道海子凹陷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凹陷东北部,受克拉美丽深大走滑断裂的影响,该区发育多条走滑断层.目前对该区研究较少,而走滑断层体系具备较好的控藏因素,因此对该地区走滑构造的精细解释与特征分析对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东道海子地区断层分布的平面特征,在了解走滑断层样式特征以及鉴别标志的基础上,结合地质背景,对东道海子地区的多条二维、三维地震剖面进行走滑构造的精细解释,在此基础
针对塔里木盆地塔北轮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残丘型缝洞油藏面临的油井“高产而不稳产”、“油井含水率高”、“洞穴储层被泥质或方解石充填”重要问题,进行了地质和地球物理综合研究.主要采用四项技术对策:1在分析岩溶成因基础上,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岩溶洞穴分层解释;2采用岩溶沟谷趋势面法确定油水界面;3通过岩石物理分析,寻找出泥质指示因子识别出被泥质充填的洞穴,进而筛选出有效储层;4多参数综合评价技术对岩溶
随着煤层气工业的发展以及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煤层气是一种自生自储的非常规天然气,煤质组分及含气量的评价与常规测井评价方法不同.煤阶和含气量的测井评价没有较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对研究工区煤心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结合测井响应特征,提取了对煤质以及含气量反映敏感的测井信息,利用统计回归的方法,考虑构造和水动力因素,得到了煤层含气量的测井评价方法.有效的
致密储层发育纳米孔喉,流体渗流具有严重的非线性特征.目前,物理模拟技术远远达不到纳米范围.因此,尝试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致密储层微观非线性渗流特征.本文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进行了纳米级微圆管实验的数值模拟.首先根据固体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改造了传统DPD力场,根据微观理论计算相关参数,通过编程建模并进行模拟,实现了纳米喉道流动的微观模拟.本文通过微观数值模拟,初步揭示了微纳米喉道
基于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薄片等对页岩储层孔隙的定性观察,提出了页岩气储层的定性-半定量分类模式和储层微区孔隙类型统计表征法.两种方法的联用可以间接表征储层矿物组分、有机质相对含量、储层相对脆性、非均质程度及含气能力,能更加准确地评价储层物性;分析了储层物质组分对孔隙发育类型的控制作用,得到以下结论:储层组分间的相互堆叠方式、内部的变化及组分与周围环境的物理化学作用是影响孔隙发育类型的决定
根据有效压力原理,采用实验的方式,通过加压方式的变化,模拟在不同开发方式下,地层压力下降不同,对储层伤害的影响.通过岩心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变形特征及渗流特性分析,认为对异常高压油藏,可以通过改变初期油井工作制度如开关井,控制采油速度,减小快速开采引起的压力快速下降对储层的伤害,进而减小对油井产能的影响,为此类油藏科学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东海盆地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不足,目前油气勘探以新生代地层为主,而可勘探的中生代地层还仅以盆地西部侏罗系和白垩系为主.本文根据钻井、地质等前人研究的资料,对东海盆地中生代地层进行分析,主要通过研究东海盆地的构造背景、构造演化和地层特征,从而确定中生代地层的分布规律:中生代残余地层在东海盆地分布广泛,但多呈分割状,残余厚度总体上呈现西薄东厚的特征,其中长江坳陷局部地层残余厚度为800-1500m,丽
根据有效压力原理,对A油田的覆压孔渗资料重新分析,把实验岩心的受力还原到地下储层的受力状态,分析岩心渗透率随有效压力的变化规律,认为A油田沙二段储层的压力敏感性并不强,沙三段压力敏感性较强.并依据有效压力原理和回归的渗透率与有效压力的关系式及PVT资料,计算不同油藏压力下原油的流度值,其结果表明地层油的流度在初始渗透率不小于0.45mD时,在油藏压力高于饱和压力之前,随着油藏压力的降低而增加.结合